立嫡立长这种政治传统太深入人心了,等闲没人愿意去撼动,除非暴露出了足以动摇根基的问题。胤禔真正需要担心的,是有人通过打倒太子,顺便将他拉下台。或者是帮太子弄倒自己,然后再釜底抽薪,搞掉胤礽。
冬至之前,曹寅从江南回到了京城,连驿站都没有停留,康熙连夜将他召入宫中。
“关于朱三太子一事,臣已有些许线索……”
曹寅话还没说完,康熙摆手道:“朕不是要和你说这个,朕叫你回来……今年南巡多事,没有往江宁去,朕打算明年或后年,再去江南。”
“臣全力预备接驾。”
康熙原想和曹寅说说太子的事,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转而笑道:“朕记得,你女儿也到了摽梅之年,朕当初说免了你家女儿选秀。不过你也别给孩子看婚事,放心,朕给她寻了一门好亲事。”
“……”曹寅还真不放心,能叫康熙看重想要做亲的,不是他儿子、就是侄子,横竖跑不出宗室重臣子弟。他可就一个女儿,好容易养大的,不能随便嫁出去啊!所以他技巧性的发问了。
“臣请皇上示下,臣也好有个准备。”
康熙一看就知道他是不放心,笑话,朕的眼光有什么不放心的。康熙沾沾自喜的对曹寅炫耀:“朕给你相中了平郡王纳尔苏做女婿,你说好不好啊!”
曹寅的心脏差点被皇帝活活惊的吐出来,有惊无喜这是,自古齐大非偶,他家是上三旗包衣家奴,天子家臣。平郡王却是铁帽子。
他倒不觉得自己女儿人品才貌配不上平郡王,只是人家未必愿意,不乐意岂不是害死他女儿了!
或许是冬天来了,太子那边悬而未决,也不能快速解决。儿子们陆续又长起来一批,康熙除了给曹寅的女儿保媒拉纤,还给自己的儿子们找好了儿媳妇。
此时的选秀还没有成为定例,也就是说皇帝想什么时候选,就可以什么时候选。通常是皇帝自己,或者儿孙们到了年纪,就可以开始选秀了。要不然为何请求免选那么容易,因为秀女预备役很容易超龄。
康熙给胤祥、胤祯选好了福晋,胤祥的福晋是兵部尚书马尔汉的女儿兆佳氏,胤祯的福晋是礼部左侍郎罗察的女儿完颜氏。至于之后的十五阿哥……康熙犹豫一下,最后还是下定决心给十五阿哥也定下了亲事。
如往年一样,皇子福晋的人选在选秀前就会透露出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的婚事并不惹人瞩目,最让人惊讶的是转年才十二岁的十五阿哥胤禑也被指了福晋,福晋也不是别人,正是太子妃幼妹!
加上初冬时节,新任裕亲王保泰的福晋去世,康熙把太子妃的三妹指给裕亲王。石家如此荣宠,皇上果然还是偏袒太子吗?
一时之间,太子身边的人仿佛被打了强心剂,连胤礽本人都觉得自己要从阴霾中走出来了。 对于康熙和太子好好坏坏的来回试探, 每当大家以为皇帝厌恶太子的时候,康熙又表示太子还是他心爱的好儿子……的种种情况,胤禔已经麻木了。
所谓麻木就是习惯,不管是太子妃的妹妹适婚皇子, 还是太子的舅舅长泰久违的出现在了毓庆宫, 还是索伦图传话, 赫舍里家的德安也不怎么来往了云云, 胤禔都报以“该来的总会来”的态度。
这种“笃定”也影响了不少人, 至少直郡王门下, 并没有因为太子重出江湖而胡思乱想, 福晋过寿, 也没有出现门下佐领们避开的情况。
从这个角度来看, 镶蓝旗下倒是比两年多以前更稳定,这倒也是好事一桩。
道琴生在腊月末,为了避免和新年预备发生冲突, 直王府提前两天庆祝。虽然如明府、伊尔根觉罗府上都要出孝了,但越到这个时候越要小心, 胤禔下帖子也只是说让孩子们过来,让福晋瞧瞧。
说是让福晋瞧瞧, 其实也就是让娘家侄辈给这位姑姑行礼, 然后就是苏日格和弘晗负责招待表亲们。而宗室里来的人不多, 并不是刻意避开,实在是不巧, 毓庆宫那边太子妃发动, 不久前刚刚生下她和太子的第二个孩子。
“是个小格格, 乾清宫那边立时给了赏赐,内务府那边也赶着巴结。”秦吉了带来了宫中的最新消息:“听说凌普恨不能把内务府搬到毓庆宫去, 皇上也是按照当初四阿哥的例给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