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长子_作者:因果定律(555)

2020-08-19 因果定律

    胤礽一家子继续住在毓庆宫也着实不妥,毓庆宫在本朝毕竟是当成东宫来用的,既然胤礽不争气,那么让得寿、弘晰他们兄弟继续住着,反倒是害了他们。

    搬家罢,顺便也让胤礽搬过去,康熙要来了宫中现在的住所图纸,有人的、没人的,哪里一圈都没人的,全标注在上头。

    此时宫中人口不少,但房子也多,康熙绝不打算放胤礽出去,他废了胤礽的储位,可没把他废成庶人,那么就不能流放胤礽。而将胤礽放在宫外,至少目前不成,暂时康熙不放心,各种意义上的不放心。

    所以既要在宫内,但还要尽量隔绝胤礽与外界的往来,固然算是圈禁,但物理隔绝也不能少。左挑右选,还真让康熙寻到了一处安静的地界,还在西华门内,正好是宫中。

    慈宁宫和寿康宫的北边,雨花阁的西边,有一处咸安宫,咸安宫的北边就是英华殿。简单地说,慈宁宫在孝庄太后去世以后就封宫了,寿康宫也一直封宫,雨花阁、英华殿也长期空置。

    也就是说,咸安宫的四个方向都没人住,而且咸安宫前有殿、后有宫,还有诸多厢房,住下他们一家子也够了。

    如今把咸安宫打扫出来,过年之前就让胤礽全家搬过去。就这样,康熙下旨叫人打扫咸安宫,让废太子一家搬进去,在外界看来,废太子也算是尘埃落定了。

    胤禔出来说这句话,并不只是为了做好人,本质上他想让康熙干脆的给胤礽一系一个结果。从大到小搬离毓庆宫这个有着明确政治意义的地方,是必要的一步。

    至于胤禩,富格传来了消息,在揆叙去见了胤禩之后,这位八爷又去了算命先生那里。据说算命先生给他算了一卦,说他必然“王子戴白冠,前途无量啊!”

    作者有话要说:

    胤礽住过的咸安宫,在乾隆那会改了名字,如果看现在的故宫地图,是叫寿安宫。有寿安门、春禧殿、寿安宫,从地图上来看,这地方比毓庆宫大两倍……    所谓“王子戴白冠”无非是王上加白, 成了一个“皇”字,这种拆字游戏还真是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永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吸引一批又一批的野心家前仆后继。

    胤禩达到了目的, 心满意足。待在府里的胤禔也达到了目的, 同样心满意足, 此举堪称事半功倍。可他们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响, 旁人也没闲着。

    这样就导致这年的春节大宴, 在座各位都有些心不在焉, 而宁寿宫家宴亦是如此。男人们固然在思考年后立储的问题, 女人们心里更清爽:一时的饭碗和一辈子的饭碗哪个要紧, 这还用问么?

    家宴中既有咸安宫皇孙们这种旁观、且心情复杂的, 也有如八贝勒志在必得,或是如三贝勒想伸手又不敢,和四贝勒、五贝勒这种旁观者清的。还有就是旁支宗室希望借此立个从龙之功的, 和如直郡王这样稳坐钓鱼台者。

    胤礽如今算是圈禁,把孩子们打发去了大宴上, 他和福晋、侧福晋待在咸安宫倒也安生。他还道:“如今倒是我拖累了你们,咱们在这喝一杯, 到底是过年了, 聊做庆贺罢。”

    侧福晋李氏在旁边只是暗自垂泪, 旁边的二福晋叹口气,给了她一块帕子, 而后对胤礽道:“到了这个地步, 二爷还说这些干什么, 只是好生保重。好歹人还在,比什么都强。”

    凌普、托合齐、耿额死的多惨就不说了, 长泰舅舅也暴病而亡,其他流放的流放、罢官的罢官,真正树倒猢狲散。瓜尔佳氏说的没错,胤礽也是到了今天才明白,他把自己看的太高了。

    他一饭一衣都是皇上所赐,太子的詹事府说是小朝廷,其中的詹事也是皇上给他的人。朕给你的你才能接,朕不给的,你不能要……这个道理,胤礽居然现在才明白。

    可回想旧事,胤礽心中不是没有怨言,纵然是我自己不争气,读书修身不成。可皇上呢,作为君父,放纵太子自幼要什么有什么,一应供应甚至超过了天子,而等你不想给了,劈头盖脸给我一顿教训,让我知道什么是“天威”,这难道不算不教而诛?

    我还想这些干什么,胤礽苦笑一声,父子君臣、恩恩怨怨,已经说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