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长子_作者:因果定律(577)

2020-08-19 因果定律

    直亲王入宫,康熙表态之后就将他打发去了户部,河南沿岸遭灾,户部是要调款的。户部现在存银四千三百多万两,胤禔依照惯例拨款给河南赈灾,同时也上奏皇帝,叫人去河南看一看。

    银子是怎么用的,用了多少在百姓身上,这个思路是对的。但康熙没同意,老皇帝觉得这样会打击地方官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朝廷猜疑。但他允许胤禔个人派人去河南看看,作为一个参考。

    康熙这么想无可厚非,吏部看官员也只是看几年积累的政绩,除非在任闹出惊动京师的麻烦,又或者卸任之后牵连进什么大案子,多数官员还是能安安生生享受仕途的,对于他们而言,最大的痛苦就是没法升官。

    胤禔在户部忙着河南赈灾,灾后部分事宜还需要和工部商量,还有流民的事儿需要刑部发文直隶,注意社会治安问题。

    这样,朝廷六部倒有三个和直亲王打起了交道,且为了办差方便,南书房如张廷玉一竿子年轻学士也被康熙派了过来。几个大学士日常也与直王碰面,在康熙跟前奏事。

    如此,朝中不少人就明白,皇上大抵心思已定。而康熙又让纯亲王富尔祜伦在京郊郑家庄圈地起府,为二阿哥胤礽准备的。

    康熙下定决心,斩断胤礽和外界的一切联络,以便保障自己的安排。至于得寿这个皇长孙,康熙原想在今年给他指个福晋,这会看来,还是先给他指几个格格,至于福晋人选……老皇帝将直亲王又叫入了宫中。

    “朕给你几个妹妹都挑好了人家,内务府已经将嫁妆预备好了。对了,苏日格和弘晗也不小了,他们姐弟一娶一嫁,你想过没有?”

    胤禔心里咯噔一声,没等他心脏安生下来,康熙又抛下一个惊天雷:“得寿也老大不小了,他的婚事,你是怎么看的?”

    “他,孩子们的婚事,自然是汗阿玛做主。”胤禔说的非常违心,他不在乎得寿的婚事,甚至不在乎弘晗的婚事,男人在这个世道选择余地太大了。他只在乎女儿的婚事,别瞎点鸳鸯谱!

    “朕问你呢?”

    “那自然是选淑女,和给我们兄弟择妻一样,给得寿择妻。”这个话胤禔说的真情实感,就盼着老爷子赶紧把苏日格给忘了,我女儿真的不用您老总惦记着。

    康熙上上下下打量胤禔,胤禔毫不畏惧的任由皇帝打量,他真的是真心的。康熙递过来一份名单:“你瞧瞧哪个合适?”

    上头有佟佳氏的姑娘、董鄂氏、富察氏的姑娘等等,总之有名有姓世宦之家的适龄女孩子都在上头。康熙在几个名字下头掐了指甲印,示意胤禔仔细看。

    直亲王匆匆扫了一眼,就将名单递了回去:“儿臣觉得如果您想亲上加亲,佟佳氏的姑娘就不错。董鄂氏、富察氏,弟妹们也有出于两家的,也都很好。其余的儿臣也不了解。”

    康熙也微微颔首,最后说道:“等公主们婚事之后,朕再下旨。”

    哦,胤禔心里明白了,合着皇帝已经挑好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老八属鸡。

    户部存银是个虚数,从《清代户部银库收支和库存统计》找到的资料,康熙四十三年存银三千九百九十多万两,康熙四十七年是四千七百多万两。

    康熙六十一年,存银两千七百多万两,考虑到最后几年一直在打仗,这个消耗是正常的。

    我忘了提过没有,流行的那个【康熙晚年户部存银八百万两】是乾隆年间阿桂上折子提到了,考虑到时过境迁,且户部资料繁杂,很可能是他道听途说。

    反正就是,不存在康熙扔给继任一个烂摊子的情况,康熙的问题是他执政时间长,老臣多,利益关系多。并不是说国家到了他晚年就风雨飘摇了。

    但是,我打算在年前年后就给他吃便当……让本文的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    “去河南的事情, 你去,我还和翰林院打了招呼,也请了圣旨,让几个年轻翰林跟着, 其中就有沈瞭。”

    京中王府里, 胤禔对勒格安叮嘱道:“这事交给你最合适, 何况, 要做事总得见见下情。对下头了解, 才不至于受人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