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长子_作者:因果定律(637)

2020-08-19 因果定律

    “嗯!”胤禔唰地坐起来,听道琴继续说道:“就像皇上登基,按制也要赏赐宫中上下,对先皇的那些庶妃来说,赏财物不如给她们提一提名份。可对于宫中的小宫女、小太监来说,许给他们管事的位置,不如赏赐些财物。”

    “你是说……”胤禔咂摸出了滋味:“宫妃多少有些体己,先皇不在了,她们也就盼个名分。而宫里的管事位置那么多,不可能给每个人许愿提拔,他们自己也清楚,自然就不如赏银子。”

    “你说得对,是我当局者迷,糊涂了。”皇帝如此叹道,是他想左了。并不是普通旗丁家人不懂事,也不是他们分不清轻重缓急,而是他们的身份地位限制让他们只能选择最有利、最直接的赏赐。

    对这些人来说,谈什么远大前程,实在是太遥远了。文皇帝时代至今,朝廷就没有几个高官显爵是普通旗人家里熬出头的,就算他现在许愿,也得人家能信!

    说白了就是胤禔在这件事上有些想当然了,对于普通闲散旗丁来说,这个读书资格就算去考了也未必考得上,而纵然考上了也未必能出头,说不定反而为家中增加许多负担。

    这件事给胤禔提了个醒,不管是此事还是以后,要想到目标群体对于所得的想法。而且要贯彻自己的意志,就不能忘了立木为信,要建立信用。

    果然皇帝不好当,别把自己当太阳,人人都得围着转。太阳还扛不住阴雨天呢!

    虽然旗下反应冷淡,但他们不反对就行,毕竟也算天上掉馅饼,不好吃也比没得吃强多了。胤禔委任纯亲王富尔祜伦作为主管,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皇长子弘晗和几个亲王家的阿哥跟着帮办学习。

    而宫学选址,人事安排,胤禔将苏日格、弘昱、乌日娜几个孩子叫道跟前,让她们从各个角度考虑究竟放在哪合适。

    “宫学要考虑出入宫便利,不止读书的人,还有教导他们的师傅,杂役宫人行走也方便。”苏日格拿着宫中的营造图纸,给弟妹比划道:“这样看,就看西华门、神武门附近有没有合适的地方。”

    “姐,东华门不行吗?反正如今也没有太子,连内阁和南书房的大臣都能走。”

    弘昱随意的指指点点,说道:“从神武门走还得绕圈,入神武门除了阿哥所,那就是东西六宫的地界了。还不如把那南三所给他们读书,正好走东华门。要我说,等回宫之后,我们兄弟也可以请旨搬到毓庆宫读书。汗阿玛不是说了,要让阿哥们和外头来读书的人较量一二,离着近也好切磋功课呀。”

    “二哥,这不合适罢。”乌日娜一向是温声柔和,不到万不得已,她不会提出反对意见。这会终于听不下去了:“那里毕竟做过东宫,小心些更好。”

    皇子、皇侄和小皇叔们读书还在乾清宫后头的弘德殿,如今人数渐多,皇上原本也说等从园子回来,给他们另择地方。弘昱此言到也不无道理。

    但苏日格看着一弟一妹,最后却道:“弘昱说的也有道理,咱们把各自的想法都写的规整些,我给汗阿玛送去。”    年龄不一样, 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乌日娜生气的时候觉得“二哥真是不着调”,等过了一会自己消气了,又觉得“二哥说的也有道理, 现下的确没有皇太子, 空着个毓庆宫反倒像怎么回事儿似的。”

    比起妹妹, 作为长姐的苏日格当然想的更多, 她已经满十八岁了, 到底经历过胤禔没登位之前府里府外的各种喧嚣冷落, 面对弘昱的表现, 她顺理成章的想到了当年二叔和自己阿玛。

    只是弘昱到底才十三, 或许他就是随口那么一说, 并没有其他意思。大格格按按额角,自己还是别疑神疑鬼的好,也别和阿玛说起。有时候想的太多未必是好事, 再者说,一个人如果真的起了心思, 那不是水能拦住的。

    譬如他们那位八叔,汗玛法都那样骂他了, 结果呢?要不是阿玛登基, 天知道他还会做出什么事。

    苏日格打定了主意, 这事先放过,什么也不说。只去像阿玛请旨即可。

    自家女儿内心经过了多大的挣扎, 胤禔自然是不知道的, 他在清溪书屋见张鹏翮和户部侍郎。这次户部上下牵连足够一百多号人, 皇帝陛下网开一面,只追首恶, 作为臣下也要来表示感恩和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