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长子_作者:因果定律(668)

2020-08-19 因果定律

    “……没有!”苏日格抿着嘴笑了,“女儿谢谢阿玛!”

    大格格其实是想问,今年去承德,自己是不是就要预备出嫁了。不过看着手里的书,想想方才父亲的叮嘱,苏日格又觉得没必要问,顺其自然,反正自己不会吃亏。

    孩子大了,也不会事事都和父母说,胤禔很体贴没有追问,而是忽然想到:“好像从来没看见你读什么稗官小说,对这些不感兴趣吗?”

    “……”苏日格突然想要感谢傍晚幽暗的光线和旁边昏黄的灯光,这样自己的脸色就比较不显眼了,她清清嗓子:“女儿,我……也看过,不太感兴趣。”

    “那就是有感兴趣的?”胤禔说着招手叫女儿到身边,又对太监吩咐道:“朕和大格格散散步,保和殿那边来人传信,朕再过去。”

    父女俩也有些日子没有这样的闲暇,安安静静的散散步了,一时之间两个人都没说话,就听着宫廷里逐渐开始的蟋蟀叫声。

    “春天要来了,前儿弘曜还问,能不能带着弘昘去抓蛐蛐。”苏日格笑着给阿玛讲小弟弟们的趣事,“额娘准了他们出去,结果弘曜跑的天快,弘昘说话还不利索,又着急跑,最后摔了个马趴。”

    “女儿也有喜欢的稗官小说,就是,里头的故事有些看着叫人觉得别扭。”

    苏日格像是回到了小时候,对父亲抱怨,“不是什么苦守寒窑,就是千金小姐看见个男人就喜欢上。像是前朝冯梦龙、凌濛初的三言二拍倒还不错。”

    哦,所以这孩子喜欢短篇故事,警醒世人那种。胤禔点点头:“不喜欢如李靖红拂之类的故事吗?”

    “英雄侠女当然喜欢,可那样的故事少啊。”苏日格叹口气:“现下流行的稗官小说,连杜十娘那样的女子都少见。”大格格对诸如婆婆妈妈那些玩意实在是缺少感同身受。

    这个问题,往大了说是封建社会一代不如一代,气概不比过去,整体的萎靡。往小了说,是朝廷的问题,虽然只是小说吧。但小说这东西影响才大,不信去看三国演义。

    士大夫往往鄙薄小说,其实他们自己也写,但总觉得不比写经读史,这玩意上不得台面。但胤禔不这么想,大多数人不会去看十三经注疏,因为对他们没用,且无意义。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最严肃的文娱产品也就是三国演义这种,活灵活现展现一段历史的作品。

    从这个角度考虑,朝廷应该引导这方面发展,推陈出新,让大家有个乐子也好。

    皇帝陷入了沉思,而大格格跟着他已经走到了养心殿附近了,苏日格就道:“阿玛?女儿去养心殿给额娘请安行么?”

    “这有什么不行,去罢。”胤禔摆摆手,“正好帮着你额娘想想,编书从哪做起,朕可是要考你的。”

    保和殿里,新科进士还在热热闹闹的连诗作对,看着记录官将自己的诗作记下,多少有些憧憬自己被皇上看重而一飞冲天。

    戴名世出去又回来并没有引起较大范围的注意,而就算有人看到了,这个场合也不会多嘴多舌。何况戴名世这个人,的确有点狂,除了早年交下的好友和后来收的学生,和他处得来的人并不多。

    老戴无人关心,他站在保和殿宴会的外围,心中一片冰凉,他扭头一看,都觉得外头遥遥挂着的月亮都是惨白惨白的了。他一世英名,今日就要毁于一旦……唉,皇上,这位皇上可真是……

    “皇上御驾至,众官迎驾!”

    随着礼官的声音,满面笑容的皇帝走了进来,一边笑问:“诗写得如何了?”一边隔着众人,看了一眼戴名世。胤禔不打算兴文字狱,他需要戴名世这么一个看似很有节操,还有“异见历史”的人来帮他做事,但南山集也得有个说法。

    这并不只是关乎戴名世,这还关乎朝廷的基础,胤禔不能让京旗—他目前的基本盘觉得皇帝想要甩开他们。怎么避重就轻,轻松略过,胤禔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想法。

    “过去进士们入庶吉士年限不定,朕以为庶吉士散馆等事宜,应当有个定例。”

    皇帝翻看着进士们的诗作,笑道:“不若以三年为期,也勿需要考试,新科进士俱为庶吉士,只是在三年期满散馆之时,根据考试来授予官职。尔等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