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长子_作者:因果定律(72)

2020-08-19 因果定律

    果然,人都是多面的,不能只盯着一方面来看。

    两个人寒暄之后就进了国子监,侍卫和哈哈珠子都被胤禔留在国子监外头。班第拿着侍卫腰牌,胤禔拿着奇里的侍卫腰牌,两个人一起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

    官员在国子监讲学,监生、在京官员四品以上、翰林院庶吉士等都能去听。

    人很多,班第就和胤禔一块站在了窗户外面,正好能看见,还能清晰听到讲学声。可惜,半个时辰之后,一等侍卫、班第台吉就悲哀的发现,他被大阿哥不幸言中了。

    魏象枢说的每一个字他都明白,可是合起来作为一句话,他就完全不理解是什么意思了。经世致用他明白,可什么叫“实理实学”,“修持静、敬”又是什么,听着和拜佛修禅似的。

    还有“以言道学,则躬行实践真道学也;以言经济,则建功立业真经济也。”这又是什么意思?班第偷偷看了一眼胤禔,发现他面容紧绷,听的很专注。

    “你能听懂吗?”班第还是没忍住,小声问道:“他到底在讲什么?”

    胤禔点头道:“能啊。他在说理学应该经世致用、理学该如何经世致用,以及为什么理学要经世致用。”

    感谢康熙皇帝的严格要求,胤禔心道,我居然有能听懂并且准确理解古人说学问的一天。理学是中国抽象化的哲学,虽然和西方哲学表达方式不同,但他们同样有自己特有的名词,阐述范式和表达体系。

    班第听不懂,是因为他的学问水平停留在能听得懂史书、小说这种具象化表述,而一旦抽象到气性理,他就跟不上,抽象不起来。

    不过听上去,起码现在魏象枢的看法并不是陈腐不堪的,为什么……

    “我得先走了。”胤禔的想法被打断,班第实在是听不下去,这种高端课程不适合他。

    “那行,你慢点,我就不送你了。”两个人告别,魏象枢的讲学也暂时告一段落。

    “魏尚书,学生以为您的看法过于偏颇了!”

    魏象枢话音刚落,一个监生就站了起来:“理学既然是圣人所言,那么我等就该将其作为日三省的依据,做事的准则,应当用理学来衡量世间万物的一切。

    怎么能说必须躬行实践、建功立业才是真道学呢?这不是太庸俗了吗?难道学生们,或者世间之人无法通过理学建立功业、躬行实践,理学就没有价值了?”

    当然没价值,胤禔猛然想到,如果一种思想已经脱离时代,对现世之人毫无用处,却还被当金科玉律,那么这不是哲学、不是学问,这是宗教教义!

    作者有话要说:

    男主,一个经历过信息爆&炸时代,却没有开始过美妙恋情的男人……real sad。

    魏象枢这一章斟酌很久,像魏象枢、熊赐履、汤斌这帮人虽然在康雍时代的政坛一闪而过,但是从哲学史的角度—理学名家。和政治史排行不一样,地位也不一样。清儒中后期推崇的是汉学,通过汉学打击宋学,但是清初还是推崇理学的,这和康熙本人的思想转变也有关系。

    写老六和孝懿,大概就是这么个原因。皇子也不能一出生都抱到另一个房子抚养,理论上会等一段时间,然后再抱走。

    我觉得雍正感情还是很真挚的怀念孝懿皇后)通过胤禛的回忆来看,当时宫里就一个老大、一个太子、一个他。老三养在宫外,老五还没出生。

    老大已经独立生活了,太子是康熙自己照顾,那么孝懿皇后抚育众子,主要对象肯定是胤禛。就是想说,人家孝懿皇后没有抢儿子……这种事只可能是康熙决定的,而且是很常规的决定,就像老五给太后、十二交给苏麻喇姑。

    而且老四当上皇帝怀念孝懿,要是老五当皇帝,那就是怀念孝惠章皇后了。    “台吉, 等等我!”

    班第在国子监侧门方要上马,就听背后熟悉的喊声。转头一看,果然是胤禔快步走了过来。

    “你不继续听了?”

    “没必要了。”胤禔笑笑:“走罢,我请你吃饭, 顺便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