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长子_作者:因果定律(764)

2020-08-19 因果定律

    他们这些寄生在皇室身上的家奴,别看狗仗人势,甚至奴大欺主,但一旦主子不用他们,他们就真的什么都不是了。

    因为内务府面对主子的垂问,那真是小心翼翼的伺候,事无巨细的汇报。就连皇后道琴都非常惊讶,这是怎么了,就算自己之前因为母丧没有心情,内务府交代上来,皇上略看过就行了。

    上一次看他对孩子的婚事这么上心,还是苏日格成婚的时候,弘晗那会都没有这么如临大敌似的。

    皇后都会这么想,遑论他人。不出半个月,就开始有小道消息流传,是因为皇上甚为爱重三贝勒,所以才对这个婚事格外的看重。

    没看给二贝勒挑的福晋,只是公府旁支,都出了五服了。可是给三贝勒挑的福晋,却是两朝老臣家的闺女,兄长们还正得用,而且二哥年羹尧还是承恩公成容若的女婿,可见是简在帝心。

    也不是没人提出反对意见“皇上又没有格外给三贝勒加什么礼仪,添什么东西,你们想的也太多了。”

    “三贝勒还年轻就封了贝勒,又和哥哥一块成婚,两位皇子加一起,这规格不次于当初大阿哥成婚了,还用别的证明皇上爱重三贝勒?”

    听听,多有道理啊。

    按理说京城有什么动向,九门提督啊,内务府啊,胤禔养的那些“消息渠道”都该上个折子。可这种事,经过熙朝的“淬炼”,没有什么大动静的时候,臣子上折子说什么“外头人说皇上对三贝勒好?”

    哎哟,这像话吗?疏不间亲懂不懂!废太子都闹到要造反了,先帝杀儿子了?死的都是做臣子的,是奴才们!

    是以这种风言风语根本传不到胤禔的耳朵里,外头都开始将三贝勒说的可以比肩端郡王了,他还在宫里乐颠颠的自己给自己找活干呢。    胤禔忙着儿子们婚事中各种鸡毛蒜皮的部分, 面对朝政布局虽然有点心态失衡,但也没耽误正事。

    盛京传回消息,仿制原始蒸汽机已经有了极大进展,预计明年年末胤禔能看见改进版;关外的开垦非常顺利, 脱籍贱民和流民在这块可以踏踏实实种地做人的土地上勤恳劳作, 而海关步入正轨, 朝廷税收和胤禔的私人金库内帑进一步增加。

    西北的准噶尔汗国, 自数年前被胤禔抽回去之后, 这几年都安生了不少。有道是, 内政军事思想只能三选二, 胤禔倒是得天独厚, 在稳步的三项并进之中。

    现在他有点明白, 为什么对清朝的认同度在乾隆时代达到了高峰,除了习惯了,实在是军事成绩亮眼。与中原失联九百余年的地方被收回, 前朝丢失的疆土还能收回,那个时代的人多少会有些与有荣焉。

    乾隆通过对官僚和地方地主的高压控制, 过度的基层官吏投入,来维持对帝国的绝对控制。每一个大臣都是他手下的棋子, 固然他做不到如臂使指, 但棋子不听话, 他马上可以将棋子砸碎换上另一个。

    但胤禔没法采用同样的手段将一个农业帝国整个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因为那样做, 在强有力的统治者衰老之后, 又或者继承人能力不足的时候, 整个帝国都会失去控制。

    到时候,白莲教和天理教之危就在眼前, 胤禔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丧尽,那可真是死不瞑目了。为了保障自己的成果不被毁掉,胤禔能做的,也只有尽量为弘晗上各种保险,另外给儿子多多加码,让他对国家有个方方面面的了解;让他独当一面,能有足够的控制力。

    但弘晗也只有一个人,所以胤禔想尽办法帮他安排帮手,为他储才,让弘昸跟着弘晗学办差,还有纯王家的广延、广绪兄弟。

    这俩孩子都不小了,尤其是广绪,这孩子是次子,将来爵位不会很高。胤禔思来想去,正好借着最近安王华屺死了的机会,清算了安亲王岳乐的“罪过”,这种事康熙朝也干过,原本大家没当回事。

    但皇帝显然不打算轻轻放过,他干脆的褫夺了岳乐一系子孙的继承权,停了安亲王一系的继承。正好,安王一系的佐领,被胤禔分出了足够的份额,趁着广绪要成婚的当口,将足够郡王份额的佐领都给了他。

    这一拉一打,胤禔尤嫌不足,赶上胤祉的古今图书集成付梓刊印,武英殿版本呈送御前的时候,为了表示胤祉门下孟光祖到处乱跑那事已经时过境迁,皇帝突然下旨褒奖诚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