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林秀才家里也是鸡飞狗跳的,并不平静。
“四郎可以去啊。”小李氏出声道。
林明诚见家里人都看着他,心里顿时一凛,其实他现在年纪小,去不去都无所谓,可他不愿意离开家啊。
要没他看着,三郎都不知道会不会被家里人给纵坏了,甚至会不会被村里一些捣蛋的孩子给带歪了。
三郎现在也才六岁,是林李氏的大孙子,照着林李氏和二房这么无理智的宠着,以后纵坏都有可能。
而且他娘肚子里还有个小的呢,不知道是男是女,林明诚对这个家里是很有归属感的,甚至已经有着护哥顾弟妹的心态了。
“四郎太小了吧。”赵氏有些不舍,不过也知道家里的条件,若是三郎读书,可能就供不起四郎了。
而往后四叔五叔都有了儿子,四郎更没有机会读书考功名,一大家子这么多人读书,家里花钱的地方非常多,这一点赵氏也是很无力的。
“不小,这年纪正好,且华山学艺不用交钱。”
五太公的话一落,林明诚感觉不好了,果然就见林李氏眼睛一亮,“就是有华山养着?”
“正是”五太公道。
林李氏心动了,还朝着五太公问道:“能养到多少岁?”
五太公:“???”去学艺还能希望被养一辈子?
但这会五太公还是很耐心地解释,“学艺,什么时候学成都行,想什么时候离开都成。”
“那成,就四郎吧。”林李氏立马就拍板定下了,有华山养着,还能学武艺,林李氏觉得这是最合算不过了。
林明诚脸一黑,果然人小没人权,看着他奶一副占便宜的样子,一时无语。
甚至赵氏都犹豫了,也没有出声反对。
小李氏还朝着林明诚道:“四郎,你去华山学艺那可好了,我从前就听说华山出过将军,出过军师,出过……,就是回村里了也能像你爹那样打猎,肯定比你爹强。”
林明诚绷着小脸,不想理二伯娘,严肃对大家道:“我想读书考科举。”
这话一出,林李氏和赵氏瞬间一静,赵氏犹豫道:“娘,我看四郎学的比三郎还认真,不如让四郎留在家里和三郎一起读书吧。”
“娘,我想去华山学武,我想当将军。”林三郎比起林四郎更想去,这会心动极了。
“你不行。”林李氏和小李氏齐齐开口,就是赵氏也不愿意大儿子去。
等到男人们从田里回来,听说了这事,都纷纷支持四郎去,没一个反对的。
林明诚知道自己再争辩也没用,他太小了,大人根本不把他的话当一回事,也根本不会管他愿不愿意。
林三郎是上窜下跳的,甚至撒泼打滚表示他想去的,但没人支持。
五太公看着林明诚不开心的样子,把林明诚拉出了家门,林明诚现在有点不待见这老头子了。
他没想在山村里待一辈子,但想过到时候考了秀才之后,便出门游学,在各地走走再回来考乡试,对考试,他也是有计划性的。
可现在自己才四岁多,实岁不过是三岁多而已,这么早离家开,还不如留在家里读书。
“四郎,太公知道你想读书,但你家有几个读书人,家里未必能供的起你读书。”五太公道。
林四郎没理他,垂头踢着脚边的石子,现在心里发闷着呢。
他不是没想过这问题,但他不是真小孩子,现在年纪小,他可以先跟着大郎二郎和三郎一起读书,待大点,他也可以自己赚钱交钱考试。
再不济,他大点也能抄书挣钱,决不可能没钱读书考试的。
“你去华山学艺,学成归来一样也可以考科举,华山这几十年倒是沉寂不少,但从前不止是出将军军师,还出过国师宰辅,不过华山轻易不收徒。”
五太公话到这里,林明诚多少有些明白,华山就是个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不要学费的,不过在华山一边学艺一边干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