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儿子可以娶侄女, 拉拔娘家, 对侄子也有帮助。
吴夫人娘家不过是京城中等人家, 吴父官居四品,吴夫人的兄弟都是芝麻小官, 这一来在吴夫人的眼里, 自己的侄子是配不上她的妇儿的,所以自然不愿意让女儿嫁回娘家,反而想让女儿嫁高门,或者至少也门当户对的。
不过面对儿子, 吴夫人表面上应了, 心里却另有心思, 她不愿意与儿子起冲突。好不容易婆婆死后,她努力跟儿子培养感情,吴夫人对儿子是极在意的, 同时也对儿子喜欢的姑娘有着本能的排斥。
这一切林家都不知道,吴大夫见吴夫人总算不闹了,心里也松了口气。
吴缙也以为亲娘妥协了,心里高兴的很,为了能娶到惜珍,吴缙更加用功读书了,甚至很厚脸皮地上门跟林明诚请教。
林明诚因为小女儿的关系,对吴缙这狼崽子是很嫌弃的,但还是很用心地教吴缙,越教越惜才。
吴缙虽然没有嘉熙天姿聪颖,但脑袋瓜子不笨,且很能静的下心读书。
看到吴缙这份用心,从一个纨绔子弟,为了娶喜欢的姑娘努力,多少还是令人动容的。
至少顾芝兰态度就已经软化了,“宝珠嫁的远,贝玉嫁的是亲王府,也不能常回来。但惜珍就嫁在隔壁,离咱们也近一些,有个什么情况,我们也能知道。”
说到底,顾芝兰最看重的是两家是邻居,女儿嫁到隔壁去,他们也能就近照顾。
不得不说,林明诚也看中这一点,他对吴夫人并不了解,毕竟没有接触过,但对吴安国却是了解几分的。
吴安国虽然脾气耿直了点,但人非常拎的清,而且也震的住吴夫人。
县试前,林嘉熙和吴缙各自回到了他们的老家参加考试。
林嘉熙的成绩很出众,一次次的报喜,县试、府试、院试,三试案首。
林家又出了一个小三元,林明诚心里可高兴了,他从前虽然也是小三元,但除了柳仲谦的教导,更多的是靠着前世三十年所学。
但他的儿子不是啊,青出于蓝胜于蓝,当爹的心里骄傲的很。
隔壁吴府,吴缙的成绩也不错,科举也很顺利,但成绩都是在中等中下徘徊。吴夫人本来对于儿子能通过考试而高兴的,但听了林家儿子中了案首,什么欣喜都没有了。
吴大人倒是看的开一些,他当年科举可没儿子这么顺利,院试乡试都落过榜,会试成绩也险之又险,殿试的时候更是差点掉到同进士去。
他能从正八品官一步步爬到现在正三品大理寺卿这个位置,除了家族背后出力,还有几分运气,更多的是自己的努力和能耐。
所以对于儿子的成绩,吴大人满意的很,至于隔壁林家的儿子成了小三元,那不是很正常吗。
人家都有个小三元,□□,连中六元的状元爹,子承父,中个小三元有什么奇怪的。
吴大人对林明诚还是很佩服的,他是士族出身,从小家庭条件优渥,三岁家里就请了先生教导,六岁后又拜了名师。
可人家林明诚,寒的不能再寒的寒门子,说是耕读传家,就是农家子,家里种地的,但人家却能连中六元,那能耐不是一般小。
虽然林明诚拜得名师,江南大儒柳仲谦,但要不是本身就天赋了得,也不会被柳仲谦收为关门弟子。
曾经别人把林明诚的成功算到了柳仲谦的头上,可只有吴大人知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比起林明诚,他这个同样拜得名师大儒的士族公子,却没少被师父萝卜加大棒教导,当年师父去世的时候,依然对他嫌弃,说他是他所有弟子里最差的一个。
吴大人当然知道师父最得意骄傲的弟子是丞相大人,但他觉得自己现在这成绩也很不错,若是师父他老人家在天有灵,肯定会收回曾经的话。
就如他的儿子,他之前狠心教导,死命都要让儿子成材,棍子都打断了好多根了,鞭子也用过了,都没用。
儿子软硬不吃,不学就是不愿意学,只爱玩,吴大人都不抱希望了,只要儿子不学坏,他也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