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叫我来猜一猜?”
他眉眼含笑,风流俊雅,又是轻裘缓带,自是富贵雍容。周围的姑娘们说话的声音更大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像是喝了酒一般,醉颜酡红,看着忠顺王的目光比那些挂着的灯笼还要亮呢。
忠顺王见念春看向自己,也弯唇笑了。
“贾七姑娘。”
念春眨了眨眼,她和忠顺王也见过好几次面,可是每次忠顺王都是笑意温和,却又带着几分疏离的样子。她和他没什么交情,不像和徒焦他们,玩得比较要好。
忠顺王见小姑娘没有回应自己,倒也浑不在意。
侧头看了一眼抱着小姑娘的贾琏,对上少年漂亮得过份的容貌,眸色微微一亮。
“贾公子,你可有了?”
他一派温文尔雅,客气礼貌得让贾琏也没法儿说什么。只得讪讪笑道:“那什么……实非在下擅长之事。”
忠顺王笑了一声,从案板上提起一支毛笔,行云流水似的写了几个字,又对了一句诗,末了把纸张交与那书生。那书生看着纸张手指微颤,神情之中竟似十分激动。再抬头时,已是面上通红。
“公子好文采,这盏花灯是您的了!”
说着,举起竹竿,小心翼翼地勾下那盏凤凰花灯送至忠顺王眼前。
忠顺王低头看了一眼,轻扬唇角,哑声笑道:“女孩儿家喜爱的玩意儿,送与你们吧。”说着,竟是把花灯提到了贾琏跟前。
贾琏微微愕然,对上忠顺王一双含笑的凤眸,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哪里不大对劲。可看对方提着这花灯,似乎并不放在心上。贾琏又想了想,也对啊,人家王爷之尊,想要什么得不到的,手里不知有多少能工巧匠,一盏花灯而已!
又想到,此人乃是王爷,定然也是见过念春许多次的。大概也就是长辈把花灯送给晚辈吧。
想到这里,贾琏也不推辞了,伸手接了花灯,笑着致谢。
忠顺王看着少年舒展的眉目,柔美的五官,一双凤眸之中笑意愈深。
“贾公子,不必如此客气。” 071
徒熙走得很急, 贾琏抱着念春回到家的时候,徒熙早没了身影。
伏在自己肩头的念春已经睡着了,贾琏没舍得叫醒她,见桌上有徒熙留下的字条,看罢也依言烧了。小心地放下小姑娘在床上, 拉着被子亲自给她盖严实了, 贾琏这才侧头对在屋里服侍的煎茶道:“好生照看着姑娘, 在外头逛了许久, 怕是夜里要水喝, 你们别睡得迷了。”
煎茶忙应道:“二爷放心, 奴婢晓得的。”
贾琏摸摸小姑娘温热的小脸,看她撅着嘴吧嘟哝了几句呓语, 又偏头继续睡了才放心离去。
次日一早,念春揉着眼睛起身的时候,才从煎茶口中得知昨夜徒熙就离开了。小姑娘呆呆地在床上坐了好一会儿, 才轻轻地“哦”了一声。
“那三哥哥什么时候回来呀?”
小姑娘声音还有些沙哑, 眼睛被自己的小手揉得红红的,看着可怜巴巴的。
煎茶连忙绞了热帕子给念春擦了擦脸, 温声哄道:“姑娘别心急,太子殿下想来也快回来了。只怕是南边治水的事儿拖着太子殿下了, 这会儿去把事情安置妥当了, 定然不日就回来了。”
念春抿着嘴巴点了点头。
煎茶松了一口气, 其实她看徒熙的伤势也不算轻, 只怕是有人要对太子不利。只是这大老远地赶回来, 难道只为看自家姑娘一面?煎茶不大理解徒熙的行为,可这并不妨碍她心疼自家的姑娘。先是被太子殿下的伤势给吓了一跳,接着太子殿下也太胡闹了,把姑娘带到灯市上面都不露就丢开了手,煎茶心道:就算是太子殿下,她也气恼他如此对待自家姑娘的!
念春倒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吃过早饭,贾琏过来看了看她。见小姑娘精神挺好的,心里也放心不少。抱着小姑娘去书房里找贾瑚,一上午读了两章《论语》,临了几张字帖,小姑娘的字迹愈发丰润秀美,圆融雅正。贾瑚与有荣焉,简直比当初自己上课时有了进步还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