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轻轻捶了他肩膀一下,忍羞道:“好没正经的一个人。”
夫妻二人便往贾母这里来,先给长辈敬了茶。贾母和王夫人、张氏都赏了王熙凤一套宝石头面。因贾珠在众兄弟姊妹里年纪最长,王熙凤少不得也备了厚厚的红封和荷包,受用了其他姊妹一回。
轮到念春时,王熙凤不等小姑娘开口,先捏了捏小姑娘白嫩的脸蛋儿,笑嘻嘻地递了荷包给她,“好妹妹,快叫我一声,难为我在家时就怪想你的。”
念春收了“改口费”,小脸泛着红晕,笑着叫了一声:“珠大嫂子。”
“乖。”
王熙凤笑着又把红包扬了扬,“再说一句吉利的话儿,嫂子给你一个大红包。”
念春照样儿接了红包,笑眯眯地说:“祝珠大哥哥和珠大嫂子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这都是早就会说的,当初元春三朝回门也是这么个流程。小姑娘熟记于心,大有一招鲜吃遍天下的意思。
恰好今日元春也在贾府,见王熙凤如此,忍不住笑着说:“如今嫁了人,还和从前一般爱打趣人呢!七妹妹快别理她,好个破落户,回头没的带坏了你。快到我这里来,什么好东西,给我瞧一瞧。”
元春看了看念春手里的荷包,见上面绣的花样与别个不同,是一个小儿垂钓的图案,不由笑着问王熙凤:“这是个什么缘故。人家送荷包,你也送荷包。嘴上说的喜欢七妹妹,送旁人的都是精致的花啊草的,偏送七妹妹这么一个的!你且说说缘故来,否则今日必不饶你的!”
王熙凤笑着拉了念春在跟前,点了点她的鼻尖说:“我瞧着这图案像极了七姑娘,一见心里就欢喜。你成了府上的大姑奶奶,难道这时候还和我摆起了派头,这会儿竟不兴我送东西了不成?好妹妹,快告诉嫂子,你喜欢不喜欢?”
念春自然满口应是。
王熙凤和元春又是一番笑闹打趣。
贾母见她们众姊妹感情又好,王熙凤性子又活泼。趁着这时,便开口叫王熙凤:“珠儿媳妇儿,你过来。”
王熙凤笑着到贾母跟前,笑着捧了一杯茶给贾母吃。
贾母笑着说:“我素闻你在家时就帮着舅太太打理家宅上下,如今既嫁到了咱们家,少不得要你辛苦些。你婆婆上了年纪的人,又有些旧疾在身上,说不得要托你的福享享清静日子。你要是不肯管家,你这些叔伯婶娘再没一个能指望得上了。”
贾母连消带打,瞥了一眼张氏。却见张氏恍若未闻,仍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心里不禁有些发堵,拿了手边的对牌就递给了王熙凤。
王熙凤哪里敢就这么接下,转头去看王夫人。
王夫人淡淡笑道:“既是老太太的意思,你就接了这管家的事儿吧。我过了年精神便不大足,虽想管家,也是有心无力,少不得要你费心操劳些。”
王熙凤连忙说:“不敢,媳妇儿当不起太太这样说。”
接了对牌,又向贾母笑道:“承蒙老太太看得起,孙媳妇儿便也托大一回。只是回头若管得有哪里不周到的,还要请老太太和太太示下,别叫人家说我年轻媳妇子不懂事了。”
贾母素爱她伶俐,今日听她这样把话里外都说得滴水不漏,心中喜欢,脸上也笑了。
“好个伶牙俐齿的凤丫头,我今儿个可是见了。”
说罢,摆手让她们各自散了。
贾珠夫妻一早来请安,都未来得及用早饭。王夫人便在自己屋里摆了饭,叫他们来一起用了。席间见贾珠气色尚可,知道他昨日不曾胡来,心里也放下一半。见王熙凤规规矩矩地站着给她和贾珠布菜,心中一软,便道:“又不是在老太太跟前,不必按着这些虚礼。你也累了一夜,如何叫你站着服侍我们。快坐下吧,一起用些早饭,回去你好歇着。”
王熙凤笑着应了。贾珠伸手给她盛了一碗糯米粥,又把两样小菜往她跟前挪了挪。都是极爽口的酱菜。王夫人见状,心里安慰。
用罢早饭,贾珠先一步去了书房。王熙凤谢过王夫人让她也回去休息的好意,执意要陪王夫人再说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