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玩家_作者:安妮的白茶(177)

2020-08-27 安妮的白茶

    奚悦和林小弟说话的时候,林父和林母也去存放好了薯莨,走了过来。

    “雪娘,这几天,你就在家,把那些大个儿的给炮制了。再过几天,送小弟回学堂去读书的时候,我就顺道去镇上问问,看除了徐大夫哪里,还有没有人收的。

    至于那些个头小的,都先留起来。要是真的有人要收,等明年春天,我们就把地腾出来,多种些。那些小的,就留着做种了。”

    林父对之后的事情,还是想的很清楚的。他们林家,可以靠着这个薯莨,做一两年的独门生意,先赚一笔。

    但是林家村就这么点儿地,薯莨就在地里种着,时间长了肯定瞒不住什么人。林父也不打算藏着掖着,等确定薯莨能赚钱了,他们就把这件事情告诉村长。

    到时候,要是有想跟着他们一起种的,他们也不拦着。说不定等种的人多了,就会有人专门到他们村子里来收薯莨呢!

    “好的,爹。”

    炮制薯莨的活儿,目前还真就奚悦干的比较顺手。之前让林三叔帮忙做的几个大簸箕,如今总算是又能发挥出它们的作用了。

    原本林小弟还跃跃欲试的想跟着奚悦一起的,但是听到林父说的过几天送他回学堂,立马就蔫儿了。

    学堂放了这些日子的假,并不是一点功课都没布置下来的。他的功课,算起来还有一些没做完。

    要是回学堂以后,褚举人的检查不过关,那可就大事不妙了。褚举人提出要给他们放假,是让他们劳逸结合的,不是让他们完全放松的。

    最后的结果不能让褚举人满意的话,一顿排头是少不了的。

    “爹,我回房间去做功课了。”

    跟林父打了声招呼,林小弟就垂头丧气的回屋去了。想的再好,也抵不过现实的残忍啊!

    说干就干,之后几天,奚悦除了做家务活儿,就是收拾那些薯莨了。还别说,看着少,实际上炮制好了还挺多的。

    林家的几个大簸箕,没浪费一点儿空隙,放的满满当当的。

    到了林小弟要回学堂的这天,林父把奚悦炮制好的薯莨背上,带着林小弟就出门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那个……对手指……

    五一的时候,我能不能申请放个五一假啊?人家想去爬爬山,呼吸一下山里的清新空气。

    至于为什么爬山只要一天,我却要请几天呢?

    这是因为爬山后遗症,我可能会短期的瘫痪,手脚都不听使唤的那种。

    爱你们哟!    奚悦看着出门的父子两个,只希望一切顺利。靠人不如靠己,尽管知味楼每个月给的分红不是个小数目,但是相较起来,还是这薯莨的钱拿的踏实。

    林父是怎么去说的不知道,但是等林父回来的时候,奚悦看他心情很好就是了。

    奚悦的疑惑,在晚上的时候,得到了解答。

    “我今天拿着薯莨去了徐大夫家的药铺,徐大夫一口就答应,以后种的薯莨可以送去药铺,药铺都会收下的。

    还去了镇上的布庄,布庄也说会要一些,但是不多。要说到薯莨需要的多的,还是县里的染布坊。可惜染布坊在县里,下次去县里的时候,再去打探一下情况吧。

    不过今年我们种的这些薯莨,肯定都是能全部卖出去的。就算我们家再多种几倍的量,也不怕销不出去。”

    林父今天先送了林小弟回学堂,没多留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就这么大半天的功夫,林父去了徐大夫的药铺,又去了几家布庄,费了不少功夫,才了解到这其中的情况。

    总的来说,情况还是很不错的。整个镇上,或者说整个县城里,和林家一样大量种植薯莨的人家,至今还找不出第二家。

    周围的薯莨的来源,全部是商户去外地进的货,就连徐大夫的药铺也是,全部是外地供货。

    如果附近有人种了薯莨,那么这些商户肯定更愿意在周边买。不仅可以减少运送费,还能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