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_作者:七月新番(1027)

2020-08-29 七月新番

    此事被敦煌其他各户氏族眼红,今日也都带了自家的“杰出子弟”前来,希望能入得了任弘的眼,由他举荐给朝廷。

    大汉官方有察举制度,但作为常科的孝廉就一个坑,挤破了头都上不去,实在是无法满足需求。于是各家只能走关系,希望让子弟有个好出息,其中走同乡关系推荐便是一个好路子。

    比如司马相如,孝景时没在长安混出名堂,甚至误投了梁园,政治生涯算是完蛋了,只能回蜀郡老家诱拐卓文君,然后带着她开酒庐抛头露面恶心卓家人,好骗钱吃软饭。

    岂料后来峰回路转,一个担任狗监的同乡向汉武帝举荐了司马相如,使他再度步入仕途。

    那个靠下围棋出圈的落下闳也是得了同乡举荐,才进入长安,后来提出了浑天说。

    而举荐者和被举者关系自此便不一般,成了举主和门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比如会稽人朱买臣,为其同乡庄助举荐入朝,后来庄助被张汤定了勾结淮南国的罪名诛杀,朱买臣遂心怀恨意,最后舍命害死了张汤。

    除了当年跟过自己抛头颅洒热血的韩、赵二人,以及在元霆西征中参军的河西游侠吏士外,任弘确实没太过提携敦煌人、河西人。

    “河东人已集结在霍氏周围,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我还要弄出‘河西党’来,与之玩玩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把戏不成?”

    除了霍氏仗着霍光庇护大量举荐河东人入朝,谁还敢如此?

    据任弘所知,二把手张安世就坚决不为人举荐,朝中有一位郎官劳苦多年,却没有调升,便去求张安世为他说话。张安世则道:“君之功高,明主所知。身为人臣,岂能自言长短乎?”绝然不许。

    而即便是破例举荐,倘若被举荐者向其道谢,张安世也会立刻翻脸绝交!因为他标榜自己举贤达能乃是为公,绝不结党。

    正因如此,张安世才能在大将军爪下安然享受富贵至今。

    故任弘嘴上赞着各家子弟贤达优秀,实则却一点实际的表示都欠奉,只建议他们可以去西域闯闯。

    “从乌孙碎叶川到楼兰道,从于阗昆弥到且弥天山,西域北庭幅员万里,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自孝昭以来,在西域出使征战为官者,已经出了三位列侯,关内侯七八人,二三子大可出玉门,走西口,去大漠雪山间搏一场富贵!还是那句话,少年锦带佩吴钩,独骑匹马觅封侯!”

    ……

    任弘这刚退下来的前浪,已经开始对后浪们批发毒鸡汤了。

    没经历过社会毒打的年轻人被任弘几句话煽动得热血沸腾,恨不得明天就单骑匹马仗剑而行。他们的长辈们则面面相觑,感受到了西安侯的冷淡,讷讷不敢再言。

    而等任弘进了悬泉置后,各氏族都留在了外头不敢进,唯独敦煌太守还紧追不放。

    这位敦煌太守名为“快”,姓甄,甄快?这名字妙啊,也不知是生的快还是那啥快。

    甄快是去年才调任敦煌,因为破虏燧“西安侯旧居”的事,任弘对他的感官是很一般的,以为又是一个只知阿谀的二千石。

    岂料在徐奉德招呼着众人入席后,甄快奉承归奉承,敬酒时头都快点到案几上了,但酒酣西安侯也终于露出笑时,却从怀中抽出一份奏疏:“下吏于治郡通商之事有一二言,然初至敦煌,不解本地之俗,还望君侯能指教。”

    任弘先是不在意,随手接过看了几眼,却有些吃惊,只正襟危坐,细细看了下去。

    这位太守开头就发惊人之言,公然言利!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然敦煌地贫多沙,虞不足出财匮;天旱,农事用力多而收获少;人寡,工不足以兴盐铁;依下吏之见,欲使敦煌兴旺,唯有诱西域商贾多持三宝而至!”

    他是有依据的:“往者,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