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年观察,霍光也知道天子念旧情的毛病,等到自己不在人世后,让一个上疏的小人物,将此事揭露出来,再通过丙吉,让皇帝知道,霍大将军一直在默默庇护着他。
如此可以让皇帝这几年对霍氏的可能“误解”统统解除,再加上是他本就是霍家女婿,霍氏可安。
这明明是作伪和操弄人心,但对霍光而言,过程并不重要,结果最为重要。
就像世宗皇帝的社稷之托,他做得漂漂亮亮,大汉较十八年前更加强盛,国泰民安,这不就行了么?至于期间废立皇帝,专权自姿?
不过是小小插曲,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作为“周公”善始善终。重要的是,霍氏最好能像曹参家族一样,好歹富贵平安几代人,再往后,儿孙自有儿孙福吧。
耍心机很费脑力,办完这件事,霍光已经十分疲倦,小憩片刻后却又猛地惊醒过来。
不,还不够,距离他安排妥当身后事,这棋盘上的子,还差两着。
霍光立刻让长子霍禹进屋:“今日是休沐日么?”
“大人,正是休沐。”霍禹也意识到父亲恐怕日子不长了,小心伺候之余,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心思,但还不及说出计划,霍光就打断了他。
“立刻请西安侯过府来见!”
霍禹十分不解:“大人为何欲见任弘?”
霍光累,不想回答,闭目无言,直到霍禹退下后他才暗道:
“为何?还不是为了汝等不肖子孙……”
如果人真有回光返照的话,那就让自己在见任弘时打起精神来吧!霍大将军睁开眼,这将是他最后的战斗!
“我欲借任弘一物来用,以安天下!” 大将军是在府邸厅堂见任弘的,他提前让仆从将自己搀到堂上,在坐榻后加了木架撑着背,如此方能正襟危坐,岿然不倒,加上服了家医的鹿茸药丸,梳理整齐头发,美须髯放在胸前,好歹让精神看上去好了一些。
这便是任弘来时所见的霍光,分明命不久矣,风吹一下就倒,但却非要硬撑着,因为他是霍氏唯一的梁柱。
任弘和宫里那位一样,对霍光病情极其关注,毕竟这恐怕是朝野上下,唯一一位让他如芒刺背的人了,可谓天敌。一方面巴不得霍光早点去,但另一方面,却又为之扼腕。
汉武帝如此,霍光也如此,这把持了一辈子的权势,临到终了,还是谁也带不走。
任弘如此想着,几步上前作揖:“下吏见过大将军。”
“西安侯来了。”
霍光没有起身,他起不了,只招手让任弘近前几步,仔细端详他,忽然叹息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言也哀,老夫命不久矣,今日便想在走之前,与西安侯说几句交心话。”
任弘忙道:“大将军何以言此,不过是略有小恙,好好将养几天,等痊愈后,下吏还要为大将军做先锋,北伐匈奴呢!”
“这话老夫爱听。”霍光笑道:“老夫一生别无他憾,唯独有两件事。”
“其一,便是没能与西安侯结亲。”
这话能乱说?任弘吓了一跳,幸好厅堂内众人都被屏退了,霍光当年让杨敞说亲招婿一事,因为霍夫人显闹了一通,知道的人不少。但近年来没人敢提了,毕竟霍成君做了皇后,论起来,好像刘询这老实人帮他姑父接盘一样,不太好吧。
但霍光说话做事目的性极强,今日重提,肯定不是因为老糊涂了,而是别有目的。
莫非又要发挥霍氏家族传统,临死前与自己结亲?当年汉武帝死后,霍光就是靠一手娃娃亲稳住了金日磾。虽然霍光七个女儿都嫁完了,而任弘也是有妇之夫,但可以让小一辈来啊。
任弘琢磨着,如果待会霍光非要联姻,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免大将军恼羞成怒摔杯为号让五十刀斧手破门而入斩他头而去,任弘也只能卖儿子了,反正随时能断,退婚流挺好的。
但霍光竟再未提联姻之事,只叹息道:“老夫当初之所以看中道远,是因为在你身上,看到了一股少年志气,知道远他日必成大器,再者,道远对匈奴的态度,也与老夫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