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_作者:七月新番(1069)

2020-08-29 七月新番

    萧何、曹参功劳够大吧,但却无此资格,更别说后面诸卿相将军了。

    他犹犹豫豫地提出,这恐怕不太妥当,却被刘询厉声打断了:“什么?僭越,别跟朕说什么礼制僭越!朕不听!若无大将军,朕还在街巷游侠斗鸡,更无今日大汉之盛,这礼,大将军当得起!”

    皇帝的声音震动未央,刘询吼完了东园令后才平复下来,叹息道:

    “大将军之冢先前已由其家中修了大半,还有七天时间,立刻发三河卒穿复士,起冢祠堂!抓紧修缮完毕!”

    此时已走到天子皇辇处,但刘询想了想后,在弘恭耳边低语几句,弘恭匆匆而去,刘询又拒绝坐辇或小马车。

    “今日,朕要走着出宫。”

    群臣劝诫时,刘询指着地上感慨道:“大将军临终前身体有恙,却仍坚持步行出入宫中,从这到公车司马们,每一块砖,都可能是大将军踩过的,朕今日便要蹑大将军足迹而行,如此方知筚路蓝缕之难。”

    说着就快步往前走去,身后的黄门们愣了片刻才连忙跟上,却被刘询呵斥,只让他们远远跟在后面。

    也是“巧了”,今夜步行出宫的,不止他一人,因为大司马大将军身体不安,大汉中枢必须有人大臣值夜,宿卫宫中。

    其中一位中朝将军便也刚得知噩耗,从尚书台被弘恭唤来,在道旁拱手等待。

    “陛下。”

    任弘见到刘询,就发现他满眼通红,显然才哭过,连忙垂下头。

    他不知道刘询对霍光是怎样的感情,感激?忌惮?还是两者皆有。

    但对任弘而言,霍光就像一位严苛的长辈,任弘对他并无爱戴之心,只是又敬又畏,得知其死讯,伤心归伤心,但却哭不出来。

    也笑不出来。

    不过有一点倒是让人欣慰。

    在大将军薨后,他和刘询,胆子都大了不少,终于能光明正大的勾搭在一起……不,是并肩走在阳光下了。

    ……

    然而此刻仍是黎明,并无阳光,

    霍家的子侄女婿都赶赴霍府了,未央宫中夜深人静,侍从在后远远跟随,刘询与任弘走在前几日霍光与苏武曾同行的路上。

    就像霍光与苏武冷战了十余年一样,刘询也不记得,上一次同西安侯同行是何时的事了?

    是六年前他远征归来,皇帝于长安城外郊迎的时候么?

    还是再往前,二人皆要踏上征途,在尚冠里外相遇互为勉励壮行时?

    总之确实太久了,共赴霍光葬礼,二人都心事重重,任弘落后于刘询两步之后,看上去十分生疏。

    最后天子先开了口,不同于与大将军说话的拐弯抹角,竟是直来直往。

    “先前大将军邀西安侯过府一叙时,说了何事?”

    任弘一愣,说道:“大将军说及孝武、霍骠骑之愿,皆是击灭匈奴,他自知时日无多,恐朝臣忘患,故以北伐之事托之,此外……”

    他摇了摇头:“此外,博陆侯还说,五年十年后,我亦当为大将军!”

    “果然。”刘询拊掌:“朕亲临问病时,问及大将军百年之后谁能代其位,他也举荐了西安侯,言语中皆是誉美之词啊。”

    二人在这一对台词,任弘吓了一大跳:“好你个大将军,临死也不忘给我上眼药!”

    离间,这是大将军的离间计呀阿询。

    刘询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着任弘道:“依朕看来,这大司马大将军,西安侯当得!”

    任弘遂一沉吟:“扫灭匈奴,确实是是臣之愿。”

    “但大将军之职?就大不必了。”

    “西安侯要自谦?”

    刘询话语和善,心里却有些疑虑。

    大将军说“弘才在光之右”,其实这句话,刘询是认同的,他与西安侯认识很早,深知任弘几乎是个全才,不但战功赫赫,亦有治国之能,于经术上更有一番见解。

    所以日后任弘之势,也会在光之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