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的两位巨头即将迎来决战,那边的事,任弘是鞭长莫及,也不知蝴蝶效应是否会影响结果。
既然罗马人暂时顾不上埃及,那就好办了。
任弘拿起了地图上代表汉军的铜骑俑,将其向西移动,重重砸在了拥有尼罗河巨大三角洲处!
“乘着犁轩城空虚之际,向下埃及进军!”
“拿出火烧姑衍山的气势来!”
任将军全然没了海上过木桥的踌躇,他这个人,在小事上惧,在大事上却勇得不行,鼓励众人道:“想当年在匈奴无人草原,汉军缺水缺粮,我与营平壮侯赵老将军尚能够犁庭扫穴。”
说到已故的赵充国将军,任弘心中不由一叹,老将军的晚年是平淡而幸福的,还经常与任弘通信。
“而今下埃及丰腴肥饶之地,粮食取之不尽,且埃及人与希腊人不同心,加之内斗未熄,以我雄壮之兵,击其瓦解之国,又何惧之有?”
陈汤亦表态道:“将军所言甚是,大众已集会,岂能轻易退却?”
众校尉各有心思,但唯独不能被人看扁,都陆续支持。
不过在汉军离开港口前,倒是又来了一位号称“女王亲信”,来传递消息的人。
来者是一个三十岁上下的女人,皮肤黑褐色,头发扎成凌乱的辫子随意放在肩侧,腰上插着两把短刀,一看就是个凶悍之辈。
吴在汉附耳说,此人确实是女王的贴身女护卫,但任将军对刺客很谨慎,艾雅没能靠近,只通过吴在汉传话禀报,她还送来了一样“信物”。
这是任弘送给女王的礼物之一:金色手环,上面用汉语和埃及语写着“汉埃友谊地久天长”之类的话。
东西确实没错,任弘让吴在汉问艾雅:“女王在哪?”
若真能将埃及女王控制在手中,最起码在下埃及征粮时,能让汉军少些麻烦。
这个自称“艾雅”的女人朝任弘低头致意:“女王在百门之城,在孟斐斯。”
孟斐斯,乃是埃及古都,正好是汉军前往亚历山大城的必经之路,可克里奥佩特拉不是在叙利亚战败亡命海外了么?怎么逃到孟菲斯去的?有这本事,直接来港口不好么?
任弘心中了然,这埃及女王虽然是丧家之犬,除了几个亲信一无所有,但显然还有她自己的算计和心思,艾雅传达了她那圆润得体的话。
“女王听说赛里斯共治者抵达埃及,十分高兴,可她愚蠢的弟弟,竟然用弓箭和长矛来对准赛里斯的朋友,一定让共治者十分失望。”
“女王想让共治者知道,埃及是好客的,作为主人,作为真正的法老,她当然要在上下埃及最凸显庄重和礼仪的城市,亲自迎接!”
……
PS:今天只有一章。 “让学者和驴子走中间。”
这是离开港口进入东部沙漠时,骠骑将军下达的命令。
于是褚少孙便和刘更生等人一同,被保护在军队中间,骑着驴子,身后是辎重、淡水和埃及人的食物“面包”,是烤出来而非蒸,吃起来味道和馕差不多。
一路上景色并不单调,时常能遇到古老的遗迹,有时是废弃的城郭,被盗墓者破坏的墓穴,亦或是矿场遗迹。他们还遇到了一条巨大的坡道,由两行并排的木梯组成,楼梯中间是供石材通过的斜面,沿楼梯有大量成排的柱孔。
“用来运送巨石的坡道。”
埃及人翻译瑞达如此解释,并说这起码都是一千年以前的遗迹。
“柔软容易雕琢的雪花石可以制作雕像,法老和神明的雕像,这种石头有与神明沟通的能量,只有身份崇高的人物才能使用。坚硬的石头运去修筑法老的陵墓,等过了孟斐斯城,先生就能看见了。”
褚少孙颔首,看着这废弃已久的巨大道路,可以想象许多年前,无数被太阳晒得脊背脱皮的埃及人光着上身,拉拽巨石缓缓向西行进的场景。
在走出东部沙漠前,褚少孙还以为这托勒密埃及国与西域一样干旱贫瘠,直到他们抵达了尼罗河附近,这是一条波澜不惊的平静大河,两岸景物的倒影十分清晰,岸边林木茂盛,高大的椰枣树直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