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_作者:七月新番(28)

2020-08-29 七月新番

    这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

    “这我便不知了。”

    苏延年摇头,与任弘告辞,和陈彭祖一起进悬泉置去了,他们作为比二百石的官,有资格参加招待傅介子的宴飨。

    “看来,还得找当事人询问细节。”

    任弘的目光,落在了傅介子使团的普通随员身上……

    ……

    任弘接待过往使团多了,也了解到,汉朝的使节有不同规格。

    最高级别的是出使号称“百蛮大国”的匈奴,因为从汉高祖白登之围后,匈奴就与汉为“兄弟之国”,外交关系是对等的。

    尽管汉武帝穷其一生,终于横扫漠北,使匈奴不敢南下,但匈奴人也够硬气,哪怕最艰难的时候,也始终未对汉屈服乞降,最多说两句软话,想要认汉朝做丈人,像过去那样,恢复和亲。

    但汉朝好不容易翻身,岂肯再认这便宜亲戚?从马邑之谋开始,汉匈战争就只能有一个结局:匈奴为汉之臣妾!

    两边就这么杠着,匈奴至今仍是与汉相匹的敌国。

    所以出使匈奴的使节,得由两千石级别的高官充当,比如中大夫为正,谒者令为副,有时候甚至会专门授予正使“中郎将”的职位,苏武便是“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西域那边嘛,就低一个档次,六百石级别为正使。

    而方才那个站在傅介子身边,说每个使团随员都得上报朝廷,不能任意加塞人手的长须文吏,则是副使吴宗年,他属于大鸿胪之下的主客令,专门负责西北胡国事务。

    除了正副使节,使团里还有二三十个随员,有骑吏、伍佰、译者及斥候士、御者等,可以统称为“吏士”。

    百石以上的官都跟着傅介子先进去了,外面剩下二十多个吏士,任弘便热情地上前招呼,和置卒吕多黍一起,引着他们往置所走。

    但走到一半,吏士中领头的那个大汉却停下了脚步。

    这大汉扎着椎髻,脸颊两侧有飞鬓,下巴上却没有胡须,他吸了吸鼻子,指着不远处正往外冒白烟的馕坑道:

    “那里边莫非在炙肉,竟如此之香。”

    “然。”

    任弘笑道:“正是为二三子准备的炙羊肉,刚好快熟了。”

    飞鬓大汉咦了一声,有些惊讶:“真是奇了,吾等普通吏士,竟也能在置所吃上肉?”

    和秦朝一样,汉代置所接待过往官吏,提供的伙食有不同规格,一一写在《传食律》上。

    像招待正使、副使,一般要杀大羊一头,羊羔一头,鸡若干,饭要舂得最细的御米。

    其余百石以上官属,则以羊肉、鸡蛋、猪羊下水为主,吃的饭是稗米。

    普通吏士,一般就着韭、葵等蔬菜熬制的菜羹,有下饭用的酱、豉,吃舂得较粗的粲米。

    最低级的驰刑士、奴仆,连菜都吃不到,只能就着酱、豉咽下极为粗糙,带着许多糠壳的粝米。

    所以招待使团普通吏士们吃羊肉,是超出规格了。

    “当然能。”

    一旁的吕多黍解释道:“悬泉置今日杀了三头羊,两头招待傅公及副使、官属,另外这头,是任君自己花俸禄买的,给众吏士,还有置所里的同僚们食用!”

    私人出钱,就不算违规了。

    敦煌半农半牧,羊多,不算贵,一头才250钱,相当于任弘半个月的俸禄,任弘一点都不心疼,不心疼……

    “任君,你与吾等素不相识,这是何意?”飞鬓大汉疑惑地看向他。

    任弘朝使团的众人拱手道:“我虽是置所小吏,却一直佩服在异域闯荡的豪杰,风沙霜雪一整年,城郭山川九千里,如今顺利归来,不坠国威,靠的可不止是傅公一人的智谋,还有诸位的勇武。”

    “这区区一头羊,是任弘为表敬佩,一点心意罢了!”

    众人面面相觑,那飞鬓大汉更是动容道:“自打出使以来,还从来没人与吾等说过这样的话,这份情谊,吾等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