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_作者:七月新番(360)

2020-08-29 七月新番

    “卫是卫,霍是霍,我霍光跟卫氏外戚已无半点瓜葛,此生绝不会为巫蛊翻案!”

    有了这份政治保证,本也算卫氏外戚一员的霍光,在奇迹般地幸免于巫蛊后,才能被汉武帝最终信任,进而得到那卷周公负成王图。

    还有上面隐含的托孤认可:

    “你办事,朕放心!”

    ……

    任弘匆匆跑了,带着使团往东边的茂陵邑而去,而郑步广发了一会酒疯后,被守墓吏卒抬回了屋子。

    这老叟发疯不是一两次了,大将军也知道,只是不甚在意,容着他这卫氏忠仆舍人而已。

    等到下午时分,郑步广转醒过来后,揉着发疼的额头暗道:

    “这任弘倒还不错,其祖父为卫氏牵连,他复起后,竟还能第一时间来拜谒卫将军,没有忘本啊。”

    “可惜皇曾孙是前几天来游的茂陵,这会不知是去了平陵邑,还是长陵邑,不然可以让他二人结识。”

    “这任弘如此年轻便立下泼天大功,前途不可限量,若能与之结交,对皇曾孙应没坏处。”

    想到这,郑步广不由大为后悔,因为自己那一番酒后真言,可能就把任弘给吓得再也不敢来。

    “不过朝事说不准啊,就比方说霍氏主政,居然会尊李夫人为孝武皇后,二十年前谁想得到?”

    “这任弘功劳倒是高,只不知庙堂上的公卿们,是否乐意让他直接封侯,一步登天!”

    ……    第152章 东风吹梦到长安(第三卷 完)

    是日,任弘他们在茂陵东边两里外的茂陵县邑过夜,这是瑶光公主姊弟俩一路走来,见过最繁华的城邑:

    城内道路纵横交错,道路为“三横七纵”,将整个县城划分为三十多个里闾。最宽敞的主干道笔直壮阔,能容四五辆马车并行,高冠华盖,往来如云。

    路边是石垒的沟渠,渠外甲第楼阁相邻,青色的酒旗迎风而飘,沽酒叫卖声不绝于耳,高冠宽袖的士子,华服的豪侠贵人出入其间,还不时有人醉醺醺着摇晃出来。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骄傲和富庶。

    “任君,若非城门上写着茂陵县三字,我都以为已经到长安了。”

    他们已经到了驿站里,任弘与瑶光姊弟商量明天抵达长安的行程,听二人如此感慨,便道:“这不奇怪,茂陵不但是五陵中最繁华的,还是关中仅次于长安的大城,人口和长安县差不多,有二十余万。”

    差不多只是保守估计,因为西汉末年时,茂陵县人口已经超过了长安,成了关西第一大县。这好比是首都圈的雄安新区居民超过了北京城。

    不过长安的发展毕竟受上林苑限制,且流动人口大,很多人在长安生活,却不一定能混上京城户口。

    而茂陵却占据了故秦都咸阳的利好位置,还有朝廷政策帮忙,汉武帝在位期间,从建元三年起,便不断迁徙关东移民进入此地,起来迁进来三万多户,占了茂陵人口泰半。

    刘瑶光有些不解:“迁这么多人来茂陵,是为了给孝武皇帝守陵么?”

    任弘笑道:“不止是为了守陵,也是为了强本弱枝。”

    陵邑迁徙制度,从刘邦的长陵就开始做了,当时经过秦末战乱和楚汉之争,关中,尤其是咸阳附近几乎全打烂了,只剩下一片废墟,昔日膏腴之地荒无人烟,汉朝不得不去渭南另设新都。

    为了巩固新生政权,朝廷迫切需要恢复生产、安定社会,故徙移民充实渭北,此为强本。

    而刘邦的谋士们也意识到,六国旧贵族在地方上尾大不掉必成大患。齐国诸田和楚国屈、昭、景之所以强,是因为他们在齐楚有田地封邑,世家姻亲,朋党之合,威望极高且盘根错节。

    索性将他们连根拔起,统统迁到关中,在失去了土壤后,这些旧贵族就没那么大危害了,此为弱枝。

    汉景帝的阳陵又将七国乱党迁徙了一波,作为楚王后裔,解忧公主一家就是那时候迁到阳陵的。

    到了汉武帝时,天下完全一统,陵邑迁徙打压的对象,就变成了天下豪杰兼并之家,按照主父偃建议,这叫:“内实京师,外销好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