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任貂铛。”
这称呼让任弘差点骂人,你才是太监!
但这年头中常侍还是士人担任,所以杨恽并不觉得称呼有何不妥,只轻声对任弘道:“上次道远在画室,错过了,待会大将军入承明殿时,注意他的脚步。”
“脚步?”
“不错,我观察很久了,大将军每次出入殿门,足足数百尺的距离,他每天踩的都是同样的位置。入殿门前,一定是踩在地上大石砖的正中央,而入了殿后,则每步隔着三块木板条,止进有常处。最后走到陛前,一共九十九步,不失尺寸!”
“当真?”任弘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当大将军霍光步入殿堂,群臣鸦雀无声躬身作揖时,任弘的目光,便随着霍光的足履移动。
霍光长得矮,履舃也不大,果如杨恽所言,每一步都有固定的距离,而且步伐很快,毫不迟疑停顿,任弘就眼睛都不眨地数着。
“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
霍光的脚步停了,他已站到了殿陛之前,转过身来。
还真是九十九步,每一步都踩在固定的位置,不失尺寸!
杨恽对霍光的评价是“生性端正如此”,任弘心里则暗暗发凉,在感慨霍光这个人如此可怕的同时,也冒出了这样的想法。
“大将军处女座的吧。”
“这强迫症,好重啊!”
……
PS:月票涨得好快,哭,明天也有加更。 《春秋》《书》《诗》《易》《礼》是为五经,五经博士乃是汉武帝时完备。
博士则有七家,分别是公羊春秋博士,齐、鲁、韩三家诗博士,以及欧阳尚书博士,田氏《易》学博士,后氏《礼》学博士,享受四百石待遇,一个萝卜一个坑,缺后辄补。
至于其他学派如榖梁春秋想挤进来占个坑?几乎没可能。儒学内部党同伐异可是相当严重的,为了守住饭碗,什么都干得出来。
七家博士共有一百名博士弟子,这便是贤良文学们在朝中的正式官职,免劳役,享受两百石待遇,其中颇有兼任议郎者,有参政议政之权。
而九月二十日的常朝,也有不少博士及议郎参与,任弘所上的那一封《请立西域都护府疏》如同一块石头扔进水中,在贤良文学里掀起了大浪,他们平日聚集的大本营:太常寺博士邸顿时炸开了锅。
“次公你记性好,有过耳不忘之能,快将那任弘的奏疏背诵出来。”
公羊春秋的博士弟子,中山郡的文学刘子雍一进博士邸就愤怒地跺脚,催促同为公羊弟子的桓宽将前因后果告诉没到场的众人。
“我背了,汝等听好了。”
桓宽走到邸舍中央,闭上眼睛道:
“臣典属国丞弘再拜言: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及沙漠,东西六千余里,南北三千余里。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
众博士弟子面面相觑:“东西六千余里,南北三千余里,西域这么大么?都赶得上关东几十个郡国了。”
他们中大多数人,是真的只知道西域在西边,有多远、地多大全然不知。
也不想知道。
“会不会是那任弘夸大了。”
刘子雍扬头道:“大又如何,尽是沙漠之中,生不食之地,天所贱而弃之也,硕大西域,不如中原一郡户口……次公你继续背。”
桓宽耸耸肩,继续大声道:“那奏疏中还说,西域绿洲诸国大率土著,有城郭田畜,与匈奴、乌孙异俗。孝武征四夷,广威德,自贰师将军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
“什么广威德。”
桓宽的话又被打断了,作为议郎的九江郡祝生嘀咕道:“孝武皇帝就是喜欢异域之物,为了见到犀、象、瑇瑁就灭南越开建了珠崖等七郡。有感于枸酱、竹杖就开设了牂牁、越隽等郡。听说天马、葡萄就打通了大宛、安息之路。从此以后,明珠、玳瑁、翠羽等珍宝积满了后宫;西极、龙文、鱼目、汗血各种骏马充满了黄门;大象、狮子、胡犬、鸵鸟成群地游食于苑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