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_作者:七月新番(452)

2020-08-29 七月新番

    杨敞道:“译长说,在安息以西海中,确实存在一个大国,其民俗与任弘描述无二,城郭属邦遍布海西。又言,百余年前,条支乃是大国,幅员万里,拥兵百万,大夏、安息皆臣服之。后来安息王阿尔沙克举兵反抗条支王,恰逢那大秦也在派兵攻打条支,条支兵败遂弱,安息和大夏这才各为一方之主。”

    “但安息国祚不长,内无史官,又常夺位争乱,译长亦是道听途说,对大秦史事、源流不甚明了,究竟是不是秦将西蹿所建,无从知晓。”

    毕竟安息人的祖先,是来自中亚大草原的游牧部族,尽管在王朝扩张时期,大量接触到先进的希腊和波斯文明,然而其骨子里仍然保留着比较浓厚的部族作风,加上与罗马直接往来才十多年,能说得清楚才有鬼了。

    但那安息译长,倒是从侧面证实了大秦国确如粟特商贾描述的,穷兵黩武,四处扩张,已经灭亡了不少邦国,大有一统海西之势。眼下正在凌虐条支,安息先前内乱了数十年,无暇顾及,如今大秦国兵锋已逼近其西界,双方关系不太友善。

    这下连杨敞都开始相信此事了:“汝外祖父不是说过么,匈奴还是夏后氏北蹿所建呢,我看这件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杨恽暗暗撇了撇嘴,反正就算此事被戳穿,西安侯也能将罪甩到粟特商贾头上。

    相隔万里导致的误传多了去,博望侯都曾认为蜀郡西南通身毒,结果骗得孝武皇帝耗费无数人力钱粮探索西南夷,却一无所获,任弘顶多是误信,连传谣都算不上。

    他现在只好奇另一件事:“那大鸿胪和博士们如何说?”

    杨敞道:“夏侯胜等一半人觉得粟特商贾不可靠,其言不必尽信,更何况路途遥远,即便此事为真,也不必忧虑。”

    “一半人则觉得不可不防,先前几个反对设立西域都护府的公羊派博士弟子,今日竟然说……”

    杨敞也觉得好笑:“彼辈说,既然此事可能为真,为了提防暴秦东返,西域都护府,确实不可或缺!”

    ……

    而另一边,任弘刚回到尚冠里的家中,竟扶着墙弯下了腰,表情十分痛苦狰狞。

    来门前相迎的夏丁卯大惊,还以为是任弘病了,连忙过来,却见君子是扶着墙笑到肚子疼。

    “这大秦威胁论,用来吓唬那帮鸽派,还真有点用啊!”

    ……

    PS:出门参加起点年会去啦,    十一月下旬,长安已降下第一场雪,未央宫东侧玄武门披上了一层银铠,阙上浮雕真成了”苍龙“。横门大街上人人都裹得跟熊一样,倒是尚冠里内的积雪老早就被扫得一干二净——比宫里还干净。

    毕竟是长安第一里,住着好多个高官副国级,物业水平天下第一。

    “皇曾孙来了,西安侯已温好了酒。”

    西安侯府门前,夏丁卯伸手接过刘病已厚厚的皮裘,邀请刘病已进来。

    夏翁倒是挺喜欢这个年轻的小后生,虽然顶着宗室的名号,但言谈举止却与穷里陋巷中的邻家青年无二,没有皇亲的臭毛病,对他这老仆彬彬有礼,可比那出入尚冠里都十分傲慢的霍家兄弟强多了。

    “又来叨扰夏翁了,我是来还书的。”

    刘病已怀里抱着沉重的一摞竹简,从上个月起,长安士人圈子里便流传着一些历史小故事,什么《将相和》《触龙说赵太后》《鸿门宴》,篇幅不长,却文笔绝妙,脍炙人口。

    毕竟是两千年后还能进语文课本的名篇啊,生命力超越了时代的好东西。

    只是来源未知,有人说这是贾谊遗作,也有说是淮南隐语,还有说是太史公书,每四五天就新流出一篇,惹得众人竞相传抄,一时间长安简贵。

    但刘病已却知道,这确实是《太史公书》,正本藏在御史大夫杨敞家中,而住在其隔壁的西安侯任弘借阅后,使雇来的文士抄录有趣的故事,遂公布之。

    所以刘病已近水楼台先得月,常能先长安士人一步看到它们。

    他最喜欢的是两则故事,一为《信陵君窃符救赵》,刘病已看完了战国四君子的生平,不齿孟尝而看低平原,厌恶春申君晚年所为,倒是十分钟情于魏公子无忌。为他的礼贤下士而折服,见救赵挥金锤而激动,邯郸之战折强秦,威震天下,又哀伤公子晚年不被魏王所用,伤于酒色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