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_作者:七月新番(687)

2020-08-29 七月新番

    “朕答应卿,给昌邑旧臣从吏发放金帛,遣他们回去,可那之后呢?朕又该怎么做。”

    “宜进先帝大臣霍、张、韩、金等子弟,以为左右。”

    王吉稽首苦劝:“从今以后,不管大事小事,凡事皆先关白大将军,而陛下效仿殷高宗,服丧期间,闭口不言!”

    ……

    任弘刚得知,自己的奏疏刚送上去,安乐就被下狱了,他俨然成了大将军敲打警告新帝的牺牲品。

    “安乐被下的是何狱?”

    “郡邸狱。”

    任弘拊掌:“我少时托他举报祖父的福待过的地方,风水轮流转啊,改日真得去看望看望。”

    不过任弘更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大将军的巴掌,还是落下去了。”

    任弘估摸着,若是这巴掌不落,那便是要憋大招下狠手,刘贺很可能七天皇帝都做不了。可大概是因为任弘的介入,作死还不够严重,大将军也不愿击匈奴之事起反复,需要一个皇帝,极其难得的给了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若这次打了,下次还闹出更过分的事来,恐怕就不是打屁股那么简单了,霍光可不是刘贺亲爹,没那耐心。

    只不知以刘贺的性情,能否抓住这机会,转危为安呢?听说昌邑中尉王吉已入未央,大将军故意放他进去,大概也是发觉,刘贺实在不着调,若没个明白人劝着,恐怕会惹出事来。

    那边安乐下狱,刘贺吃瘪,任弘的新差事,却也到了。

    “骑都尉?”

    接到任命时,任弘一愣,腹诽道:

    “这不是李陵征匈奴时的职位么,霍老儿真小气,莫非是打算让我这辈子就在比二千石打转?”    “下吏曾听闻,高皇帝时靳歙(jìnxī)便任骑都尉之职,随高皇帝定三秦,败赵将贲郝于朝歌,破项籍于陈,封信武侯,后又以骑都尉击代,攻韩王信于平城,并从击陈豨、英布。”

    骑都尉早在刘邦时就有,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掌监羽林骑,无定员,说起来,这是任弘做过的第四个比二千石职位了,可在霍光面前,他却没了先前的腹诽,显得十分感激,顺便还主动请战。

    “弘不才,幸得大将军擢至此位,愿效靳将军,为大汉东征西讨,不落下任何一场大仗!”

    说起这靳歙,虽然不怎么知名,可他却是大汉建国后,第一批封侯的十位功臣之一,同届的有曹参、夏侯婴、陈平,比萧何还早,乃是投靠刘邦的梁地豪杰代表。而最后以“车骑将军”的职位去世,在史记列传里混上了个位置,任弘以之为榜样,听上去没什么问题。

    可霍光哪是这么容易糊弄的,他放下笔道:“道远只想到了靳歙?怎么不说说近三十年的历任骑都尉?”

    他站起身来,负手走到任弘身旁:“天汉年间的骑都尉叫‘李陵’,李广之孙,当年与我相善。”

    “漠北之战李广自刎,六郡子弟皆哭,但也有人说他屡战屡败,是畏罪自杀。李陵作为李氏长孙,心心念念想要为家族恢复名誉,最好的办法自然是为孝武皇帝击匈奴立大功,他当年和你一样年轻,曾越过居延塞侦查地形,深入匈奴二千里。”

    “武帝喜少不喜老,欣赏李陵年轻果决,不但有李广风范,甚至从他身上看到了卫、霍的影子,升为骑都尉,带着五千荆楚之士驻扎在酒泉张掖。”

    霍光当时也才三十多岁,虽然他兄长霍去病射杀了李敢,但同为天子侍中近臣,霍光、上官桀与李陵关系还算不错。

    但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霍光相貌平凡沉默寡言,从不露头冒尖,李陵英朗高大夸夸其谈,永远是人群里最耀眼的存在。

    不同的性格,也让他们走上了完全相反的道路。

    “天汉二年,李陵不愿只做贰师将军的后援,想独当一面,说是愿以少击多,五千步卒直捣单于庭,孝武皇帝允之,令其出塞,结果嘛……”

    现在霍光执掌天下权柄,而李陵则在苦寒遥远的坚昆左衽辫发,当年朝廷派人去迎接苏武归来时,霍光令使者任立政游说李陵一同归汉,告诉他:“汉已大赦,中国安乐,主上富于春秋,霍子孟、上官少叔辅政。”却为陵婉拒,也不知他是否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