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只能顺水推舟,这么拎不清,整日给他找麻烦的皇帝,确实留不得,否则越往后越难办。
太聪明不行,太蠢也不行啊,挑皇帝真是难。
既然做出决断,便要动如雷霆,一刻不能耽搁!
霍光给田延年安排了一个差事:“子宾立刻去丞相府,将此事告知杨敞,明日召集群臣议于未央前殿,此事得由他与张安世牵头协助。”
“诺!”
田延年心有遗憾,也没敢再问霍光若废刘贺,又不取刘病已的话,打算立谁为帝,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而等田延年走后,霍光才轻声骂了一句:“田子宾啊田子宾,贪心不足欲一石数鸟,急功好利而言多必失,汝之大弊也!”
而后霍光走出厅堂,在庭院中仰头而叹,望着漫天乌云,像极了孝昭逝世那一夜,但看着架势,等到明天,雷霆将闪烁于九天之上,骤雨就能倾盆而下了。
那将是天崩地裂,百川沸腾。
今夜头一次,霍光卸下了那些伪装的笑意与暗藏的杀机,面露忧懑之色:
“孝武皇帝啊,臣有愧,本欲为周公。”
“可到头来,还是要行伊尹之事了!”
…… 第343章 废立
夏翁这几夜睡得不太安稳,君子已经出征一个多月,也该到敦煌了罢?临走时叮嘱他们要多留神小心,一切听夫人吩咐,还要照看好皇曾孙的夫人许平君。
前些日子,皇曾孙之妻许平君便去白鹿原的别院,她教瑶光些抚养婴孩的诀窍,瑶光则教她玩小弓射鸟雀,一起带孩子倒是热闹,近日才返回长安。
也不知过了多久,负责守夜的门大夫游熊猫则来唤醒了夏丁卯:“夏翁,隔壁杨家有些动静,有人在叩其门扉。”
夏丁卯一咕噜翻起来,问道:“什么时辰了?”
任弘在家里立了个计时的水漏,此时才到夜漏未尽七刻时分,平旦未至,天色依然一片漆黑。
按理说尚冠里应该紧闭里门,各家达官贵人安寝才对啊,难道是杨家夜饮?杨夫人司马英一向治家甚严,不太可能啊。
夏丁卯不免多了个心,不知为何,想起了十七年前,巫蛊之祸那一夜,制止了游熊猫要出去盯着的打算。
夏丁卯始终坚信,遇到事不掺和才是最好的,除非事情自己找上门来。
“真有大事,你盯了也没用,勿要举火,就当不知道,等明日之后,还是再去白鹿原住一段时日罢!”
……
而隔壁杨家,田延年已在低头喝着温汤,他刚刚将大将军、右将军欲废刘贺的消息通知杨敞,叫他明日召集群臣去未央前殿,并要在废帝奏疏上率先署名。
大汉丞相杨敞昏昏沉沉爬起来,此刻彻底被吓醒了,一时间惊惧万分,不知所言:大将军十多天前不是带着皇帝谒高庙了么?群臣还以为帝位已定,松了口气,怎忽然出现了转折?
杨敞这辈子还没经历过如此大事,不免汗出洽背,嘴里唯唯而已。
这态度田延年是不太满意的,但作为杨敞的老同事,深知此人怯懦,当年有人向他告发燕王、上官桀欲对霍光不利,杨敞身为霍党重要一员,居然手足无措,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杜延年率先向大将军禀报。
他来得及,有些内急,便更衣去了,只让杨敞再好好想想!
杨敞坐在原处呆若木鸡,他只想做个太平丞相,按照旧例混个列侯告老,万万没想到会摊上这种事。
一个人从隔壁东厢走出,田延年让杨敞屏退下人,可杨敞可号令不了他的夫人司马英,她方才一直在偷听。
“良人!”
司马英面容肃然,她熟读父亲留下的太史公书,对里面那一次次政变记忆犹新,不管是赵高李斯密谋矫制,还是陈平周勃密议灭诸吕,都是血淋淋的,容不得半分犹豫!
她在杨敞膝前跪坐:“此国大事,今大将军议已定,使九卿来报良人。良人若不疾应,以显示与大将军同心,恐怕会为大将军所忌,先事诛矣!犹豫无决这种事,大将军会原谅良人一次,却没有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