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_作者:七月新番(891)

2020-08-29 七月新番

    按照大汉定年号的规矩,是四、六相互交替,孝武太初年后每个年号为四年,孝昭为六年,今上又变成四年。

    “县官等得起,任弘也等得起,可老夫还有几个四年?”

    霍光忧心忡忡,政争之事他玩得炉火纯青,一手废除诸侯为财政补血,一手逼迫田延年自杀,让他承担离间骨肉的罪名,对张安世明升实抑,又扶持韩增。

    但在征战上,霍光没有他兄长的天分,不得不仰仗于战将们,这也是他对任弘暗藏忌惮,又不得不重用的原因。

    而让霍光欣慰的是,满朝文武睁大眼睛盯着九卿、中朝那几个位子时,任弘依然将精力放在经营西域北庭,在击灭匈奴的目标上,任弘和大将军出奇一致。

    但孝武和卫、霍都未能想出一举击灭匈奴之策,任弘能想出办法来?

    “其实也不难,依然是沿用孝武与博望侯之策。”

    任弘道:“昔日汉伐匈奴,皆以南攻北,匈奴从容北遁,便能高枕无忧。可若是在主力出塞之际,从北庭出一支奇兵,率领乌孙骑数万东进,截断匈奴退路呢?两面夹击,匈奴必亡!”

    任弘这点子倒不是空想,历史上从准噶尔盆地向东征伐蒙古高原的大有其人,比如突厥便是兴起于金山,向东消灭柔然。准噶尔汗国亦是从西往东吊打喀尔喀蒙古。

    他对霍光长拜:“但这前提是,朝廷能早日在北庭设都护,经营数年,左结乌孙为强援,右驱小月氏为猎犬,蚕食整个右地,彻底斩断匈奴一臂!再向其腹心进军!”

    任弘这一番建言,让霍光稍微变了打算,他略加犹豫后,也不急着回答,只用笔在面前的简牍上涂改,削去之前写的字,添上新的,一边说道:

    “西安侯先前可在为未能当上九卿,入中朝而心有不甘?”

    任弘顿首:“下吏不敢!”

    霍光摇头:“老夫也有苦衷啊,好铁要用在刀刃上,击灭匈奴可少不了你。”

    他已改好了木架上的简牍,笑道:

    “既然道远说过,西域南北两路互为犄角,若分属两都护,难免政出多门,不能独当匈奴侵扰。故北庭暂不宜设立,且纳入西域都护管辖。”

    “此外,改西域都护府为安西大都护府,大都护秩为两千石,与太守同,掌军政之权,于西域之事,可安则安之,可击则击之!”

    霍光看向任弘:“安西将军,你若为大都护,三年时间内,可否安定西域,并为大汉在北庭练出万骑强军来?”    “子真来得真早。”

    六月二十五日大早,太中大夫、关内侯韩敢当就来了尚冠里,老远见到与他约好今日来此的新阳侯辛庆忌。

    大汉开国以来最年轻的军功侯带着几个仆从,头戴高冠,穿着黑色帛服,腰束金带,悬挂长剑,怀里抱着只绑着四足的小羊羔,见到韩敢当后,朝他躬身作揖,浑然忘了自己爵位比老韩高一阶。

    韩敢当也忘了,只盯着辛庆忌怀里的羊道:“子真为何要带头羊,莫非是送去君侯家杀了吃肉?也太瘦了罢!”

    辛庆忌道:“上大夫相见以羔,庆忌不才,但也是列侯了,半年来第一次来安西将军家拜访,自然要郑重些。”

    韩敢当也是关内侯也,却浑不当回事,毕竟他曾在任弘家住了一年多,只抱怨道:“君侯自从拜为安西将军后,要么携妻、子在关东游历,要么杜门谢客,快半年未邀吾等来家中一叙了,我设宴相邀也被他婉拒,也不知在怕什么。”

    自然是怕西凉军山头立得太早,成了势力后让大将军忌惮了,所以任弘对旧部只管带他们闯出爵位,事后却未主动举荐任何一人,全凭朝廷定夺。

    正旦大朝会的封赏后,已为列侯的赵汉儿却意外得到金赏的举荐,为陇西属国都尉,专管那群休屠部。张要离则被调到张掖郡肩水金关,为关都尉。

    倒是辛庆忌、韩敢当二人没混到差事,只做了闲散的太中大夫,秩比千石,辛庆忌是因为年纪太小,不打仗的时候,朝廷也为难该把他放在哪个位置上,索性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