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_作者:七月新番(960)

2020-08-29 七月新番

    伸手进去,摸到了爬满苍蝇生了蛆的首级,虽然面容已朽烂难辨,但从发式来看,应是匈奴人。

    这里面分别是几个匈奴千骑长、百骑长的脑袋——已经被汉军记录在册割了耳朵了。

    “是右奥鞬王和稽侯珊带去的骑士们。”

    有人辨出了一起胡乱塞着的小骨饰,发出了哀嚎,被斩了头颅,失去与大地的联系,这意味着死后也不能回到祁连神的脚边。

    “稽侯珊,你在哪?”而呼屠吾斯则疯狂地找起了他的兄弟,虽然有竞争,但他也不希望弟弟死难。

    所幸没有,但这些头颅已意味着,单于派去的奇兵也以失败而告终了。

    而与此同时,达坂城长城后,乘着风小,也竖立起了一面面旗帜。

    鄯善王旗上绘着贤善河神、车师王旗是三口相连的井、龟兹三国王旗是不同颜色的张翅天马、焉耆王旗是燃烧的火焰和一片大湖,还有危须王旗、姑墨王旗、且末王旗、精绝王旗等,真是彩旗招展。

    数了数一共十七面,宛如众星,它们所捧的太阳和月亮,则是赤黄汉帜与皂纛都护旗。

    而右贤王也从其中一匹马身上,找到了一封汉文写就的帛书,让早年投降匈奴的汉人念来。

    那汉人的声音是颤抖的,死心塌地投降匈奴,已经没了退路的他们,恐怕是最不希望看到汉朝强大的人了。

    但时代滚滚向前,势不可挡,永远不以跳梁者的期许而延缓片刻。

    “汉安西大都护弘携西域十七王告单于书。”

    “赖单于之福,右奥鞬王之首已传归汉北阙,今单于即能前与吾战,弘自将兵待之。”

    “即不能,可效阉犬,亟刻夹尾远走,亡匿归于漠北,自可苟延一时。若如此,无怪乎单于无子!”

    ……

    ps:明天更新在下午和晚上。    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六月时,西域北庭再陷战火,但军情急报尚在路上,未传入长安,长乐宫中的上官太皇太后倒是过了一个难得安静悠闲的夏天。

    上官澹身上穿了整整三年的丧服也终于换下,可以穿自己喜欢的漂亮常服了,毕竟她只是年仅十八岁的少女,对孝昭的怀念也渐渐随时间淡漠,虽然身居宫中不能随意走动,但每逢入夏还是能入上林苑、太掖池避暑的。

    太掖池边,皆是雕胡、紫箨、绿节之类,上官澹很喜欢这些稀有的植物,移了一些入长乐宫栽种,终日就以料理它们为乐事,甚至会亲把药锄去摆弄一番。

    累了之后,就闲坐于庭院读读书,品尝从西域送来的贡品葡萄干,酸甜可口的小食成了她最爱。这种生活倒是十分养生,而自从五月份后,朝中的案牍杂务也再不必送入长乐宫来让太皇太后过目了。

    漫长孝期结束的不止是她,皇帝亦然,理论上,大汉的年轻天子已经亲政,太皇太后临朝称制的时代结束了。

    可实际上他和她都清楚,他们都是傀儡,秉持万机的永远是大将军霍光。

    上官澹知道,外祖父强势而贪权,但大汉名义上仍是皇帝做主,霍光也不得不做做表面功夫,在五月时大张旗鼓地归政于天子。

    皇帝极力推辞,谦让不受,表示:“朕幼弱失怙,譬如成王康王冲龄继位,不可无周、召辅政。”

    这番推辞后,刘询下了诏令:“大司马大将军宿卫忠正,宣德明恩,守节秉谊,以安宗庙,诸事皆先关白大将军,然后奏御朕!”

    如此一来,就为大将军继续辅政正了名,也算独特的大将军幕府“关白”之政了。

    上官澹听说,霍光每入未央宫朝见,皇帝都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甚至还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这是高皇帝时,功臣排名第一的萧何待遇,霍光推辞不受,而皇帝屡赐,君臣一派相得之谊。

    这倒是让上官澹松了口气,她没什么野心,只想安安静静在长乐宫过日子,孝昭驾崩和废帝时的惊心动魄,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六月中时,皇帝忽然下达了一份诏书,让上官澹颇为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