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_作者:七月新番(966)

2020-08-29 七月新番

    其中一女,更被封为婕妤,与许平君平起平坐,却是刘询在民间游侠时的老相识,那个卖白鹿原地与任弘,导致他二人相识的王奉光。

    王奉光之女二十余岁了,有克夫之嫌,每当要出嫁时,男方就突然去世,所以一直没有嫁出去,而如今天子却将其纳入宫中,破格提升为婕妤,居住的宫室就在许婕妤隔壁。

    因为当年刘询多次带许平君去王奉光家,她与王婕妤本就熟悉,这是个老实本分的可怜女子,容貌不算出众,蒙受克夫之名,进了宫也十分小心翼翼,倒是成了许婕妤排忧解闷的伴儿。

    许平君知道,这些新入宫的嫔妃,就是皇帝用来掩护故剑的幌子,而王奉光之女,更是他故意纳来陪伴自己的。

    即便知道皇帝心意,但许平君心里还是郁郁寡欢,甚至常常梦到,刘询没有做皇帝,夫妻二人就这样在尚冠里中平平淡淡地过日子。

    最近她脾气也总怪怪的,身体有些不适,这一天带着已四岁的长公主刘香,在王婕妤宫里说话时,甚至还干呕不止。

    御医立刻就来了,前几个月,皇帝借口孝昭驾崩一事,将未央宫所有医工都轰走了,在三辅另聘名医入宫,又换了外祖母史家的人史高来作为太医令管事,特地令他时刻关注许婕妤的周全——刘询可不想落了赵王刘恢夫妻一个被毒死,一个殉情的下场啊。

    太医为许平君诊脉后,不敢确认,又换了两人来诊,低声商议后确定无疑,立刻换上了笑脸,纷纷朝许平君作揖下拜道:

    “恭贺婕妤,这是有孕了,身怀帝种!”

    ……

    而此时此刻,大汉的君臣文武却在承明殿,为另一件事而争执。

    右奥鞬王那颗嘴巴被撕开一个大口的首级已放在匣中,呈送天子与大将军过目,一起送来的还有份奏疏。

    “安西将军弘遣驿骑急报,前时,匈奴单于、右贤王将数万骑亲征西域,欲报元霆之役。今受阻于北庭达坂城塞,围东且弥迟迟不退,天已入秋,胡虏士气低落,犹豫欲遁,此千载难逢之机,唯望朝中发车骑击其后路!”

    ……    本始三年秋,随着气候一天比一天冷,作为都护府最大的生产基地,楼兰道的庄稼也陆续成熟。

    过去两年间陆续从内郡迁到这的数千汉人迁虏移民,和上万楼兰农夫一起,在孔雀河三角洲的肥沃土地上种植粟、麦。

    他们大多穿着野生罗布麻纺织而成的衣物,干完活则披上一件臭烘烘的羊皮裘抵御寒冷的秋风,西域的白天往往酷热,夜晚却极其寒冷。随着人口增长,原本供不应求的罗布麻布告罄,光靠采野生麻纺织已然不够了。

    布料是区分阶级最好的办法,贵族们当然不会穿平民的粗劣衣服,他们身上披着来自大汉的丝绸,手里捧着精美的漆器耳杯,以之为贵。

    楼兰没有于阗、莎车的玉石矿,葡萄也不若车师那般出名,能用来交换的货物不多,除了地里的粮食外,就只有另一种楼兰道官府分发种子给贵族们种植,扬言可以用来换钱的东西了。

    那是长着簇茸白色小铃的作物,不能用来吃,却是楼兰最有价值的东西,西域称之为“白叠子”,都护称之为“棉花”。此物来自葱岭以西的河中,六年前被引入鄯善。任都护赴任后,鄯善棉种已多,便扩种到了楼兰,作为当地主要经济作物。

    眼下正值棉花成熟之季,楼兰人收割完粮食作物后,会从这些齐腰高的作物上摘下柔软的棉球,真是累人的活,干一天腰好似要断掉,得在贵族鞭子逼迫下才能做完。

    而后将这些棉铃放在篮子里,带回泥土和荆条建造的小屋中,在那儿,他们的妻女会就着白天的阳光,费力地把棉籽用手捋下来,然后把棉花放芦苇席子上拍软装筐,上交给贵人们作为赋税。

    贵族再将这些棉纱转交给楼兰道长黄霸,自有官府的小吏提着秤一一称量,当场喊出重量,给予他们五铢钱。五铢钱已经取代了丝帛,成了新颖的货币,可购买各种来自汉地的奢侈品。

    就这样,棉花作为媒介,在楼兰农夫、贵族、汉官手里完成了一个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