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_作者:七月新番(975)

2020-08-29 七月新番

    随着本用于军备的长安仓输出谷物,以及关东粮食漕运入京,流民得到了安抚,发回原籍也不现实,他们很多已经将土地变卖换了救命的粮食,恐怕还是沿用孝武时的旧制,迁到朔方、河西等边郡去。

    田广明不由暗自庆幸:“这场大旱十年不遇,亏得蔡义撑到八月才薨,不然这灾异恐怕要应到我身上了。”

    大汉信奉天人感应,即便先前任弘乐游原引雷电,也未能将其推翻,一旦闹了严重的大灾,皇帝肯定要找原因,身为百官之首的丞相,无疑是背锅首选。

    幸好老丞相蔡义临死前多撑了一段时间,从御史大夫升位接替他的田广明,倒是成了赈灾有功的新丞相。大将军恢复了丞相一定职权,田广明与御史大夫杜延年名义上主持两府外朝,但也能参加中朝集议——这下大将军的人当真兼职内外了。

    今日并无太多大的事务,倒是御史大夫杜延年送来一份奏疏,是大司农属下均输官,名叫“耿寿昌”所奏,认为应当吸取灾害教训,效李悝之法,在桑弘羊平准法基础上,在郡国普遍设置备灾粮仓。

    “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民便之。”

    “如今关东漕粮犹不足使灾民充饥,此事等灾情过了再议。”

    “还有谏议大夫魏相上奏。”杜延年又将另一份奏疏摆到案前与田广明商量。

    “魏相言,陛下已令太官损膳省宰,乐府减乐人,边塞罢兵,使归就农业。然天子立后,聘黄金三万斤,车马、奴婢、杂帛、珍宝以数千万计,而大婚操办所用财帛更超过了上万万钱,此舍小放大也,遭逢大灾,不如将婚礼从简。”

    “荒唐!”

    田广明差点拍案而起,这魏相过去就犯过错被拘禁,若非河南郡人念他是个好官叩阙拦着大将军车马求饶,恐怕还关着呢,刚回朝中不久就又发癔症了,真是不识好歹。

    “诸事皆可从简,唯喜、丧之事不可!”

    ……

    霍夫人显消息灵通,人在家中也听说有人上疏提议大婚从简,顿时炸了毛。

    “简?他当天子大婚立后是什么?是小户人家娶嫁么?这可是国家大事!”

    霍夫人自有自己一套价值观:“民间遇到了不好的事,还讲究大操大办冲喜,天子立后,也是为了给灾年冲喜!”

    “更何况天下那么大,一百多个郡国,今年此处有旱,明年那边有涝,若按这腐儒的说辞,天子都不用娶嫁了,我记得这魏相不是曾犯法被革职么?怎又回京做大夫了?“

    有知情的霍氏家奴下拜道:“听说是太常丙吉大夫所举荐。”

    “这丙吉,真是越老越糊涂。”

    霍夫人心生不满,等晚上大将军忙完一天公务疲倦归来,便絮絮叨叨说起此事。

    霍光默默听着,打从去年开始,他便能感到自己越来越衰老,精力大不如当年了。入夜后体乏困倦看不懂奏疏,在未央宫里从公车司马门到尚书台这短短距离都有些走不动,过去能一百步走完的路程,如今却要多走二十余步。

    所以才抬高了田广明和杜延年的职权,好让他们辅佐自己处置朝政,在田延年自杀后,这两人就变成了他在朝中的左膀右臂。

    对妻子的这些抱怨,霍光烦不胜烦,只告诫她一句话:

    “慎之,勿为窦太主!”

    窦太主便是汉武帝的姑姑兼丈母娘馆陶公主,她为人贪婪,自持册立孝武有功,飞扬跋扈,孝武亦患之,最后陈阿娇果然没落得好下场。

    霍光指的是,别像馆陶公主那样不识好歹,但霍夫人想到的却是馆陶公主的另一个爱好,顿时心虚起来,不敢再提此事,只嘀咕道:“反正不能比上官氏立后时寒酸。”

    当年五岁的上官澹嫁给十岁的孝昭,当然没法大操大办,如今霍夫人只望自己女儿能胜过一头。虽然太皇太后是她外孙女,但毕竟隔了一层,还姓上官,霍氏的长久富贵,还是要靠女儿和往后要继承皇位的霍氏外孙。

    大将军在朝堂说一不二,这场刘霍联姻被视为稳定朝政的大事,到了次日,群臣皆斥责魏相奏疏,倒是霍光主动谦退,请求从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