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医_作者:雪儿格格(1045)

2020-09-01 雪儿格格

    虚云大师一定也是基于这个想法,并未将千辛万苦求取回来的经书进行改良和宣扬,想来他并不希望佛教被政治化,所以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不然他的徒子徒孙们,怎么会不知道这些真经的存放地点?

    “说得不错,虽然没有听他讲经,不过能从福建一落地就开始设坛讲经,自然是有吸引人的地方,如若只是普度众生,怎会引起朝廷的重视,再者选择海路取经,这是需要花费巨资的。”

    说到这里,周恒顿住,朱筠墨知道他一定想到什么关键,稍微一琢磨,也瞪大了眼睛。

    “福建?难道是闻家老三,这一切都是闻家老三操控的?”

    周恒眯起眼,福建的海运无论是明面的还是暗地里的,这福建都占大头,毕竟有瓷器和茶叶贸易。

    “他只是说搭船去的天竺,并未说是什么船,不过如若是福建布政使闻昌明从中协调,即便是单独载着他往返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在天竺究竟如何,并无人知晓详情。”

    朱筠墨看向朱三福。

    “既然周恒说了,那就赶紧派人去查,闻昌晋是否跟这个净逸和尚有接触,还有派人传消息去福建,杨伟俊不是去了,就让他打听一下,闻昌明是否资助过这个净逸和尚,如若真的是三年前,这线放的够长远的。”

    周恒眯起眼,三年前这个净逸和尚还是默默无闻的一个小和尚,如何能说动闻昌明或者闻昌晋为他出资,恐怕要见到这二人都不容易。

    如若是这样的话,那么是不是说明,这个净逸和尚和闻家早就有渊源,继而得到了照拂?

    想到这里,周恒看向朱筠墨和朱三福。

    “或许当初并不一定想这么多,能出家当和尚的,不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就是获罪官宦之后,想要避祸之人,寻常人家,如若希望孩子有个营生,还不至于剃度,莫不如将孩子送去道观。

    或许从净逸和尚的身世能查到些东西,知晓他们与闻家是否有渊源,不让然为何无缘无故,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和尚投入巨资?”

    朱三福不断点头,周恒分析的愈发让他觉得有道理,闻家的根基颇深,毕竟掌管户部多年,他三弟又是福建的土皇帝,那里天高皇帝远,很多事儿朝廷是鞭长莫及。

    “我这就去安排,先给卫国公府的表少爷传书,随后在京城还有闻家周围进行打探,您放心宁王府早已留下我的眼线,虽然这两个表弟不是什么关键角色,却很是得到信任。”

    周恒点点头,这个朱三福还是靠谱的,毕竟他表弟多,可以组成一个表弟团了,比朱筠墨身边的这些侍卫靠谱很多。

    “这些天注意安全,无论是周府还是世子府,都要低调行事,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我和世子今晚就回京城,既然他们要表演,我们就要给他们足够的舞台展示,对了你顺手问问,净逸和尚和倭国和尚的讲经,在什么时候?”

    朱三福瞥了一眼朱筠墨,见他没什么表态,赶紧朝着周恒施礼,随即退了出去。

    人都走了,会议室安静下来,朱筠墨脸上还是带着担忧和气愤。

    “一会儿让姚铁匠带着庞七庞八,去一趟大同,将虚云大师接过来,毕竟我们有飞球也不是什么难事儿,晚上去明天就回来了如何?”

    周恒摇摇头,伸手将脖子上那串佛珠摘下来,朱筠墨一怔毕竟这个颜色的佛珠他也没见过,黄不黄白不白,看着灰了吧唧的,一点儿也不出众。

    不过拿到手,感受了一下重量,朱筠墨心下一惊,这才举到眼前仔细看看,随后瞪大眼睛看向周恒。

    “这竟然是象牙的,上面还雕刻了东西!”

    周恒点点头,“虚云大师送我的时候,我没在意,他只是说这个东西是一百零八颗象牙佛珠,是万佛朝拜的意思。”

    朱筠墨摇摇头,“不说这上面的内容,单单是这个象牙吧,在大梁国是只有皇室可用的,剩下的都是御赐之物,不过这个东西非常有讲究,很少示人,几乎是有价无市的状态,毕竟我们大梁国没有大象。

    我想虚云大师或许是在天竺带回来的,不过我从未见过这样精巧的雕工,每颗佛珠上竟然是带着图案,这也太不可思议了,简直是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