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奴婢估计,这周恒大夫不会进宫,清平县的分号每日都看不完的病患,这京城的回春堂,有卫国公孙子的现身说法,也不会差。
两个医馆都够他忙得,还要给宫中提供供酒和茶叶,这如此多的事儿,总不可能是宁王世子去督办吧,上次来时,奴婢观察,这些都是这个周大夫的主意。
因此奴婢认为,请他不如让请他推荐几个弟子,或者太医院派出几人跟随周恒学习医术,他不是没有门第之见,随意跟着他学习吗?”
皇帝眨眨眼,看着方纪中忍着笑意。
“方伴伴的办法不错,宫中派人过去,他绝对不敢说不,而且会好好培养,如此一来,这些人的医术自然不会差,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这太医院的人员也就充沛了,还能让现有的御医更努力钻研医术,这岂不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皇帝顿了顿,站起身来回走了两步。
“行了此事宜早不宜迟,筠墨他们不是要开业吗,你去一趟,告诉他五日后是淑贵妃生辰,设宫宴款待大臣,准他带着周恒前来赴宴,就说这事太后的意思,那琉璃花镜太后甚为满意。”
方纪中赶紧垂眸,脸上的笑意已经无法掩饰,朝着皇帝施礼。
“陛下圣明,如此安排简直太好了,台阶我们给了,接下来的事儿也好谈,要知道这些药方或者医术,即便是张院使也不会轻易传授他人,这都是有所共识的东西,一旦打破这个僵局,或许对我大梁国的医术发展更为有利。”
皇帝赏识地看了一眼方纪中,果然是自己身边跟随几十年的人,这份心思也能体会到。
“行了,去传口谕吧。” 方纪中传完旨,离开世子府。
朱筠墨搓着双手,看向不远处的周恒,门帘一挑朱三福快步进来,一脸甜腻的笑容赶紧跪倒见礼,朱筠墨有些不耐地问道:
“你怎么回来了?”
“回世子话,今日北山上梁,再有两日土建的部分就已经完成了。”
朱筠墨脸上的表情松了一些,“哦,速度很快,还以为要年前能完成看来工期提前了不少。”
朱三福脸上笑容更甚,仿佛得到了多大的夸赞一样。
“世子说得是,这些庄子上的人,比雇佣的工人还要卖力气,听咱说这里建成后,需要大量的人手,甚至是男女不限,一个个都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没白日没黑夜的干,再用上按照周公子要求烧制的空心砖,原本一个月的工程,八九日就出来大框了。”
周恒走到近前,他非常理解这些人,一个个穷怕了,浑身有力气,就怕没地方用,如今能有这份收入,至少能过个好年。
“上梁后工程算是完成一半了,这些定制的设备制造的如何了?”
朱三福掏出一个小本本,翻看了一下说道:
“铁皮的设备都已经制作完,至于琉璃的东西,薛泰在负责,似乎也差不多了,至于这个安装和调试,回春堂的张二狗已经开始将零星的东西,在庄子上安装,他说之后将各个部分运送到作坊,然后统一连接就行,调试他们来。”
周恒点点头,张二狗的能力还是不错的,阿昌虽然不在,各种设备的连接他比较有经验。
甚至还给很多东西改造过,周恒去查看了,改造的比之前自己设计的还要方便实用。
“张二狗能力不错,之前就负责制药组,捡药、粉碎、熬制、制丸,甚至是几种新药,他都参与制作过,他那里如若需要什么备品,劳烦朱管家准备齐全,这样不能耽搁工期。
另外一会儿要去一趟北山,让他们灌装一百瓶酒,用后烧制的酒鬼酒瓶来灌装,包装的标准薛大哥知道,带着他去就行。还有,作坊的窗子都要用琉璃做窗,这样阴天也不影响采光,车间要尽量少使用火烛,粉末类的药物最怕火星,容易发生火灾。”
朱三福赶紧记下来,写完还笑嘻嘻地站着不走,朱筠墨朝着他屁股就是一脚。
“抓紧去找薛老大,那琉璃窗不要怕花钱,作坊的防火是第一位的,另外让你们定制的马灯可是做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