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越是如此,他们越是没有退路,并且只能忠于老皇帝,一旦新君登基,第一个受挫被惩治的,估计就是这两个人。
就在周恒念头一闪的档口,闻昌晋赶紧上前一步,脸上尽是震惊之色。
“陛下万万不可,虽然陛下已经亲眼所见这两种作物高产的情形,可一个通州都全部推广,如若控制不当,就会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如若农民暴起反抗,这不是毁了陛下用心?”
老皇帝这回倒是没有什么犹豫,抬手制止了闻昌晋的慷慨陈词。
“岂能因噎废食,此事无需再议,朝中也禁止议论此事,章程拿出来张爱卿随时送到宫中,你们退下吧!”
闻昌晋似乎还要说什么,被身侧的一个大人拦住,周恒自是乐呵呵地退出来,站在门口稍微等了一下,张辅龄和刘仁礼出来了,他赶紧点点头。
就在这时,闻昌晋迈步出来,看了一眼周恒他们冷哼一声。
“哼,不学无术之辈,何时起太医院的大夫也能商讨国家政事,真的是让老夫开眼了。”
张辅龄抓住周恒的袖子,他怕周恒年少气盛,想要阻拦,周恒笑着朝他摇摇头,毕恭毕敬地给闻昌晋施礼。
“闻尚书好,几个月不见,闻尚书还是如此暴躁,要知道易怒伤肝,看着闻尚书的脸色,还有略发紫绀的唇色,您可需要好好保重身体,勿要劳累,如若需要太医院的御医诊治,在下可以随时派人过去。
至于今日,想来闻尚书也看到了,在下身着便装,原本在家被方公公急匆匆叫来,还以为要出诊,至于商讨国家政事这六个字,可是万万担当不起,如若闻尚书有所质疑,可以去质问陛下为何有此举。”
说完周恒垂眸站在原地,没有不敬,也没有谄媚,就那样淡然地站着,连个眼神儿都没给他。
闻昌晋气得不行,指着周恒你了好一会儿,什么话都没在说,一跺脚转身走了。
另一个文官周恒记得,这人一直站在闻昌晋身侧,似乎在闻昌晋与老皇帝辩驳的时候,他曾经拉着闻昌晋,显然二人的关系很好。
这人瞥了一眼周恒还有张辅龄他们,快步追闻昌晋而去。
周恒撇撇嘴,目光盯着那二人,突然感到肩膀上一重,就这一巴掌差点儿将他拍翻,回身一看,那两个武将还有另一个大人站在周恒身后,动手拍周恒的就是大人。
“你……干啥?” 说老实话,周恒看着这人有些眼熟,不过想了一圈,似乎自己到京城后,除了宁远候还有几个老将军,真没给朝中大员看过病,怎么可能看着他眼熟?
就在周恒脑中大战的时候,这人倒是笑了,竟然朝着周恒拱手施礼。
“周院判别猜了,我们没见过,不过要谢谢你医治家父。”
周恒赶紧错开身子,一脸的疑惑。
“不知大人是……”
张辅龄赶紧介绍道:
“这位是兵部尚书卢平北卢尚书,宁远候的长子。”
周恒恍悟,没想到啊没想到,宁远候的儿子竟然还有这么厉害的,一个武将的儿子竟然能做到兵部尚书,想到卢二爷唯唯诺诺的样子,真想不到这二人能是兄弟。
“卢尚书客气了,周恒只是履行医者本分,如若要谢,还是谢陛下吧!”
卢平北摆摆手,脸上一副了然的神色。
“无论是太医院还是各地的名医,我找了不知有多少,不过他们对家父的病症都无计可施,对于周院判的医术和人品,家父不知夸了多少次,今日见面更是让我刮目相看。”
那两个武将也凑了过来,看年纪和宁远候相仿,看着周恒还有刘仁礼一脸的笑容,朝着张辅龄不断点头。
“你们果真厉害,这两样东西我们觉得非常好,只要能达到一定的数量,供应军中,我们照单全收。”
张辅龄赶紧施礼,要知道这三位能支持,可是最好不过,至少产出的粮食可以不愁下家,这就是最好的支持。
“三位放心,稍后回去在下就带着刘仁礼整理出章程来,此事虽然做不到万全,还是要尽量保证农民的温饱还要完成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