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李建林便急匆匆的走进来拱手道:“大少爷,陈家的人已经把银子取走了。”
杨聪闻言,放下毛笔,饶有兴致的问道:“噢,几个人,他们落脚点找到了吗?”
李建林紧接着便汇报道:“我们看到的就两个黑衣壮汉,他们赶这一辆马车取了银子,然后便一路来到了承天寺,进了寺中的一处宅院。”
这帮人竟然也住进了承天寺,这下监视起来就方便多了,杨聪闻言,连连点头道:“很好,你带人先盯着,盯紧了,下午我派人去轮值。”
李建林闻言,连忙拱手道了声遵命,随即飞快的转身而去。
杨聪看着李建林的背影,按捺不住兴奋,蹭的一下站身来,正要去外面安排一切,护卫却突然来报,杨金峰来了。
他猛然记起来了,杨金峰可肩负着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获取“呈堂证供”,看样子这小子是拿到手了。
他想了想,还是一屁股坐了下来,装出云淡风轻的样子,默默的坐在那里等着。
杨金峰很快便走了进来,他果然献宝般的拿出那张“收条”,邀功道:“大少爷,您要的证供,小的给您弄好了。”
杨聪微微点了点头,接过来一看,上面就一句“取白银五百两”,然后就是两个淡红的手印。
他仔细看了看手印上的纹路,随即问道:“这是那两个黑衣人的手印吧?”
杨金峰连连点头道:“是的,就是他们的,他们还假装不识字,不想签名呢,殊不知小的早就防着他们这手了。”
这小子,的确挺机灵的,这手印可比签名还管用,因为签名是可以模仿的,手印却没法模仿,这年头可没办法复制出一模一样的手印来。
这下好了,鱼儿终于上钩了,证据也有了,希望这次能逮住条大鱼,让陈文杰记个教训! 泉州府试还有三天就要开始了,各县的考生接到通报后纷纷往府城赶来,一时间,整个府城到处都是身着儒袍的学子,这座千年古城也凭添了几分文气。
这天上午,巳时还未到,一大队人马自东北省城方向逶迤而来,这队伍前后都是举着“肃静”、“回避”等牌子的衙役,中间则是一溜长长的马车,很显然这就是学政大人派来督考的官员了。
这次带队的是承宣布政使司左参议宋应奎,从四品的地方大员,另外还有提刑按察使司佥事赵炎等十余位省城官员,可见学政大人对这次泉州府试的重视。
泉州府这边也早做好准备了,知府顾可久早早就带着一众府衙官员在府城北门外等候,接到宋应奎一行人之后,他便领着队伍进了城,直接来到承天寺,他安排好所有人下榻之处,又陪着这些省城大佬吃了顿素餐,这才告辞离去。
午时过后,热闹了半天的承天寺终于慢慢回归平静,一路劳累的省城官员大多闭门谢客,准备午休了。
正是这个时候,一顶轿子突然出现在提刑按察使司佥事赵炎下榻的大院外面,随轿而行的亲随将一个拜帖投进去之后不久,赵炎便出现在门口,亲自前来迎接来了。
其实赵炎这会儿都洗漱完毕,准备睡下了,因为他着实有点累了。
他们可不光赶了一上午的路,泉州府城离福州府城足有四百余里,他们前天一大早就出发了,这一路足足在马车上颠了两天多时间,说不累那是假的。
但是,他却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躯出来迎接,因为来拜会他的是泉州府通判徐阶。
这府衙通判本就负责一府刑名,跟提刑按察使司多有公务上的来往,而且,这徐阶还是有名的探花郎,前途无量,这么一个人物到访,他怎么也不能怠慢了。
他刚走到宅院门口,徐阶已然从轿子上下来,满脸微笑的站在台阶下面等着了。
他连忙疾步上前拱手道:“哎呀,徐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徐阶也是连连拱手道:“赵大人客气了,下官冒昧前来,打扰了大人休息,还望大人海涵。”
你知道我要休息了还来打扰,什么事不能等明天再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