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这家伙真横啊!
杨聪这脸上有点挂不住了,尼玛,刚认识胡宗宪呢,这脸丢不起啊!
怎么对付这种蛮不讲理的滚刀肉呢?
对付这种人,用嘴讲道理好像没多大用,只能用拳头讲道理!
小子,欠揍是吧,敢扫我的脸,不就是个南京礼部主事嘛,惹毛了我,我真揍你一顿你信不信?
杨聪暗自一咬牙,随即冷冷的对俞大猷道:“这家伙想妨碍公务,给他点颜色看看。”
这话要是邓城听了,就算不逮着这什么何公子揍一顿,最少也会掏出腰牌把这何公子砸个满脸开花,还好,俞大猷还没邓城那么冲动,他只是掏出腰牌,举在那何公子面前冷冷的道:“我奉命保护杨大人到金陵公干,识相的,滚一边去。”
“永宁卫崇武所千户”!
那何公子一看腰牌上的字,脸色终于变了。
这家伙,竟然有屯卫千户随身保护,来头不小啊!
难道这家伙真是去金陵公干的?
他略带畏惧的看了杨聪一眼,随即抬手一招,带着一众亲随,灰溜溜的走了。
看那架势,估计是去附近的县城了。 杨聪看着那何公子仓惶而去的背影,轻轻的哼了一声,这才带着胡宗宪等人来到早已备好的酒席旁围坐下来。
说实话,这会儿,一个南京礼部主事他真不放在眼里,这并不是他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他之所以这么自信,是因为阳明一脉在南京势力也不小。
徐阶可不是光送了他一张王栋签署的差遣公文,他出发的时候,徐阶还亲自跑来给他送了几封书信,其中,就有三封是写给南京阳明一脉大佬的。
这些信都是徐阶亲笔手书的,大致就是借杨聪赴两京赶考的机会,让他捎个信,向阳明一脉的各位大佬问个好,联络一下感情,说的都是些没甚营养的话,不过,信的最后都顺带提了一下,这位杨聪乃是弟子的至交好友,请各位师门长辈照拂一二,弟子感激不尽云云。
这信的意思阳明一脉在两京的大佬自然一看就能明白,前面没营养的话都是瞎扯,只有最后一句才是重点,徐阶的意思,这杨聪很有前途,各位大佬,请好好栽培栽培。
那么,阳明一脉的大佬这会儿都是些什么官呢,京城暂且就不去说了,金陵城里这阳明一脉的三位大佬职权可不小。
其中一位,就是阳门七子之一的邹守益,他这会儿就在南京担任国子监祭酒,这国子监祭酒虽然只有从四品,管的却是诸生的教导和东南各省的治学,权力大着呢。
还有一位,资历比邹守益还要老,因为这位就是和王守仁创建阳明一脉的大佬湛若水,他这会儿正好在南京出任礼部左侍郎,一个小小的礼部主事,在他面前就是个屁。
剩下这位,资历也比邹守益老,而且官职大的很,他也是王守仁的至交好友,名叫张邦奇,乃是南京吏部尚书,这南都留守朝廷可没有内阁,六部尚书就算是顶天的官了,这吏部尚书更是更是天官里面的天官。
这三位,随便一位就能捏死那什么何公子他爹,杨聪怕个球啊。
胡宗宪见杨聪这牛逼的架势,心中着实震惊不已,他爹虽然是锦衣卫,但也只是最普通的那种,也就是锦衣卫里面专门站班值守的,说白了就是皇城里面的护院,并没有什么职权去收拾什么官员。
其实,锦衣卫里面并不是所有人都杀人不犯法,也就那些专门负责外出公干的缇骑和北镇抚司那帮阎王殿里面的索命无常才有权收拾各级官员,其他的根本没这权力。
所以,他这锦衣卫军户的身份也就能拿出来唬唬老百姓而已,连赵老头这样没有品级的驿丞他都唬不住。
这杨聪可就不一样了,一个南京礼部主事的儿子都被人家三两下就吓跑了,这家伙,那是真牛逼啊!
这么牛逼的人物,自然要好好结交一番,不管人家出于什么目的对自己这么亲热,那都得贴上去啊。
他的性格就是这样,不管什么人,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他都会想办法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