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_作者:星辰玖(382)

2020-09-01 星辰玖

    杨聪总算是听明白了,这家伙还以为搬迁的银子是朝廷出呢。

    朝廷有个屁的银子出,嘉靖可是一两银子都没调拨给他。

    不过,嘉靖已经下旨了,从今年开始,宣府、大同、太原三镇的盐引都变成五百斤盐一引,如此一来,杨家和陆家的收益会因此而暴涨八成。

    当然,这盐也不是白给的,杨家和陆家必须承担宣府、大同、太原三镇边军精锐打造装备的全部费用。

    其实,这也算是嘉靖对对杨聪变相的一种奖励了,因为杨聪的承诺只是今年将宣府镇一万边军精锐装备上火器和战车,大同和太原两镇最快也要等明年,如此一来,大同和太原两镇今年多出的那八成食盐就算是白赚的。

    嘉靖这份大礼可不小,因为杨家这会儿已经省去了从南京户部分配盐引份额时要交的例子钱和从两淮盐政司兑换食盐时要交的例子钱,光是这两项,杨家就省去了一百二十余万两银子。

    而这会儿山西巡抚已经换成了两袖清风的曾铣,宣府巡按也换成了杨聪本人,大同镇那边相信也不敢为难杨家,也就是说,从边镇兑换盐引的时候杨家也不需要交例子钱了,这又省去了六十余万两。

    如果再加上这多出的八成食盐,杨家今年就算是按以往的半价销售食盐,也能赚将近两百万两!

    一年就能赚将近两百万两,杨聪会在乎这五万两吗?

    他这次带到宣府的金银核算下来都有十多万两,而且他还随时可以从京城、保定府和太原府调拨银子,这五万两对他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他毫不犹豫的道:“银子我等下就可以给你,这搬迁一定要尽快。”

    啊!

    李凤鸣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这位巡按大人,四五万两银子丢出来竟然眼睛都不眨一下,真的假的?    杨聪有钱,而且不是一般的有钱,他可是正宗的富家子弟,惠安杨家资产最少有两百多万两,而且老太爷杨荣也已经兑现承诺,整个杨家的资产都归他管。

    他已经将家中的金银慢慢向北方转移了,这会儿北直隶和山西两地最起码囤积了价值百万两的黄金和白银。

    原本他是想将这些黄金和白银全部用在收购粮食兑换盐引上的,但是,这会儿这些黄金和白银大半都用不上了,因为他突然间被嘉靖委派来巡按宣府,假假也算是个封疆大吏了,宣府、大同、太原三镇的官员和将领谁敢收他家的例子钱,六万多引,六十多万两的例子钱就算是省下来了,他准备把这些钱全部用在建造后勤基地上!

    五万两银子,他真的当天就给了李凤鸣,搞的李凤鸣都懵了半天,有了这些银子,搬迁起来就快了,随着他一声令下,两千多屯卫军户便开始往城东、城西和城南搬迁了。

    其实他们搬迁也用不了什么银子,因为宣化府城原本就是军镇,而且鞑子没入寇之前城里足足住了两万多军户,城东、城西和城南好多原来军户空下来的院子呢,他们只要搬过去稍微收拾一下便成了,杨聪给的十两银子等于是白赚的,他们自然高兴的不行了。

    不过,其他人搬迁就没那么简单了。

    一般平民百姓倒还好说一点,只要给银子,他们就搬,这会儿宣化府城的房子和地也不值钱,一个几百平的院子给个十两银子就算不错了,因为这会儿这边随时可能打仗,人都急着往外搬呢,房子那都是烂便宜,甚至有的人家都已经偷偷溜走了,银子都不知道给谁去。

    但是,那些土豪乡绅就不好说话了,因为他们家大业大啊,搬起来不是很方便,而且,有很多人都住惯了自家府邸,根本就不想搬,就算是给钱他们都不想搬。

    这下可把李凤鸣给折腾惨了,他是威逼利诱想尽办法,忙活了三天三夜,城北十余户土豪乡绅他才劝走了五户,还有七八户,死活都不肯搬。

    没办法,这年头是重文轻武,他一个武将根本就没什么人搭理,但凡在朝堂上有点关系的都不怕他,他就算带着上百将士上门都没用,人家就坐那里不动,你能把人怎滴!

    他还真不敢把人怎滴,要人家发动关系,告上朝廷,那他就麻烦了,有的人家那关系甚至成国公府都兜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