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_作者:星辰玖(387)

2020-09-01 星辰玖

    晕死,我不就是代表朝廷来巡按的吗,谁敢不卖?

    杨聪真的有点不明白了,盐也是归朝廷管啊,他要弄个几十万斤来都是很轻松的事情,这铁反倒搞不到了,什么情况?

    他略带怒气道:“是不是什么人卡着捞钱?”

    寻死呢,这些贪官污吏,敢卡着生铁捞钱,老子要你们的命!

    王宣摇头叹息道:“这倒不是,这宣府镇压根就没这么多生铁,想必京城一时半会也不可能给我们凑出这么多生铁来。”

    晕死,不可能吧,堂堂大明,这么大的疆域,几十万斤生铁都凑不出来?

    怎么好像前世的时候听说一个大型炼钢厂动不动就是几千万吨的产量呢?

    杨聪莫名其妙道:“大明这么缺铁吗,我怎么没听说过?”

    王宣摇头叹息道:“唉,大明倒是不缺铁矿,宣化府城北边的大山里就有铁矿,主要就是没人去开采啊。”

    杨聪更糊涂了,这到底怎么回事啊?

    他疑惑不解道:“有铁矿就去挖啊,你编的《五行篇》里面不是有生铁的冶炼方法吗,这个好像不是很费事吧?”

    王宣算是明白了,杨聪压根就不知道朝廷对生铁管控有多严。

    开玩笑呢,你想挖就去挖,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杨聪不是工部官员,不了解这些倒也正常。

    他摇头叹息道:“唉,大人,这铁矿可不敢随便挖,私自开采铁矿比贩卖私盐的罪还重。”

    晕死,这么严重!

    贩卖私盐那可是要杀头的,这私自开采铁矿竟然比贩卖私盐的罪还重,有没有搞错啊?

    他可是巡按御史,代表朝廷的,什么私自开采铁矿啊?    杨聪并不是工部官员,家里也不是靠挖矿起家的,而是靠木材起家的,对采矿这个行业不了解也是正常的。

    他跟王宣了解了一阵才知道,这会儿想要采矿可不容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矿山矿藏自然都是皇家的,也就是说这明朝的采矿行业都是被皇室垄断的,或者说被太监垄断的。

    你想要采矿,首先,得有官员向皇帝上奏,提出申请,言明为什么要采矿。

    然后,皇帝会派出太监来监督采矿,也就是所谓的矿监。

    这还不算完,矿监到了地方之后,想要承包矿山的土豪乡绅必须向矿监提出申请,矿监认定了资格之后,当地的土豪乡绅才能组织人去采矿,而且采出来的矿也不能私自售卖,必须在朝廷的监督下售卖给指定的衙门或者个人。

    也就是说,整个采矿的流程都是被皇帝监督的,或者说被矿监监督的。

    这是朱元璋为了防止人造反特别定下来的规矩,毕竟金银铜铁什么的都是战略物资,特别是铁矿,如果有人私自开采出几十万斤甚至几百万斤铁矿,然后打造成兵器,那可就不得了了。

    这规矩按理来说也没什么问题,朝廷控制着所有矿藏的产出和销售,的确能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造兵器造反,一开始也的确没出什么问题,因为朱元璋和朱棣对太监都控制的比较严,他们手底下的太监都不敢怎么张狂,后面仁宗宣宗也比较的正常。

    但是,到了明英宗正统年间,王振一朝得宠,太监便翻身做了主人,这明朝采矿制度的弊端就慢慢显现出来了。

    因为矿监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说,矿藏的开采完全掌控在他们手里,太监一旦得势,这矿就不好开了,因为你不把矿监喂饱,人家就不让你开采。

    结果就是,矿监贪污的例子钱是越来越多,而大明的金银铜铁矿的产量却越来越少。

    明朝前期,大明金银铜铁的开采量都稳居世界第一,特别是铁矿的开采量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好几倍。

    但是,从王振当权以后,大明的金银铜铁开采量便开始锐减,到了正德朝,刘瑾当权之后大明的矿产开采更是锐减的厉害,到了嘉靖朝,矿山差不多都停工了,矿工基本都没活干了,必须另谋出路才能维持生计,而戚家军的主体正是失业的义乌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