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知道这个缺点,但是,这会儿他也顾不上威力的问题了,因为几百上千斤的火炮要特制的炮车才能拉到野外参战,而且对地形还有一定的要求,像塞外那种高低不平的戈壁滩,就算有炮车也拉不动,几十斤重的虎蹲炮就不一样了,随便往马车上一装,一匹马拉着就能跑。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没有野战炮的问题,而不是杀伤力的问题,杀伤力不够的话可以通过数量来凑,而拉不上战场的话,威力再大都是假的。
这几十斤重的虎蹲炮设计起来倒不是很复杂,因为他脑海里已经有了虎蹲炮的雏形,只要把前装式改成后装式就差不多了。
这几天,他趁着空闲时间随便画了画,这虎蹲炮的草图基本上就出来了。
他画的虎蹲炮并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虎爪虎头形状,支架和炮管基本上都是光的,因为这样利于加工,而炮管就是一个整体,只是前面部分管孔比较小,后面部分管孔比较大。
他这样设计也是为了利于加工,毕竟这会儿丝锥和板牙制作起来都比较的麻烦,特别像虎蹲炮这样,胳膊粗的螺纹,就连后世都只能用机床加工出来,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丝锥和板牙呢。
这样一来,整个虎蹲炮的结构就比较简单了,就是支架、炮管、炮门和炮弹壳,支架基本不需要怎么加工,能箍上去便成,炮门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就两端连接炮管的大铁销孔需要加工一下,其他地方稍微磨平一点便成,需要精细加工的就是炮管和炮弹壳,基本上内壁和外壁都需要加工光滑。
还好,这个加工难度比起火枪来都有所不如,这会儿宣化厂的工匠加工起来还是没有问题的,他把草图给王宣一看,然后再稍微解释了一下,王宣便组织人开始试制了。
虎蹲炮的炮管还是采用铜制结构,整体就是一个大圆管尾部再加上两个小耳朵,制造木模、砂模、翻砂铸造都没什么问题,加工外壁也比较简单,就是加工内壁的时候有点麻烦,这么大的钻头和铰刀在炮管里面旋转,那需要的力气可不是一点点,折腾了两天,王宣总算是带着人把样品做出来了。
这家伙,虎蹲炮做出来之后倒不像是一只蹲地上的老虎,外形反而有点像后世的迫击炮,不过,后世的迫击炮直接就是蹲地上的,而杨聪设计的虎蹲炮却必须蹲木架上,没办法,因为要后装,如果蹲地上,那炮弹就没法从后面塞进去了。
为了测试这新型虎蹲炮,他还专门命人推了辆火龙战车,将虎蹲炮推到了城外。
没办法,这会儿虎蹲炮的射程还没法确定,他怕在城里测试的时候炮弹不受控制飞到街上或者人家房子里去了,拳头大的炮弹如果砸到人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宣化府城以北,通往怀山铁矿的大道上,一个约百余人的队伍正护着一辆战车缓缓前行,看他们那挺直的身板和整齐的步伐就知道,这必定是明军精锐无疑。
杨聪和一众文臣武将打马在前,众人脸上皆是兴奋之意,虎蹲炮的样品终于造出来了,以后大家就能追着鞑子骑兵跑了。
队伍行进不久,左前方便出现一块荒芜的乱石滩,杨聪大致估算了一下乱石滩的宽度,随即便挥手道:“就这里吧,长胜,准备测试。”
汤克宽道了声遵命,随即便指挥身后的队伍往左一转,拥着中间的火龙战车来到乱石滩上。
这会儿火龙战车也经过了一定的改进,行军的时候已经不用人去推了,而是用战马拉着,为了防止战马过于疲惫,每辆火龙战车都配了两匹马,每五十里一轮换的话,一天跑个两三百里都不成问题。
这次杨聪可不光是测试虎蹲炮,改进的火龙战车和边军精锐的反应速度也是测试项目之一,所以负责操控火龙战车的五个边军精锐都相当的卖力。
战车刚一进入乱石滩为首的伍长便飞快的翻身下马,来到火龙战车跟前朗声道:“下车,脱缰,掉头,栓马。”
“哗”的一下,四个士卒飞快的从火龙战车上跳下来,跑到前面合力把缰绳一解,一瞬间战马便和战车脱离了。
紧接着,两个士卒抱着木桩,扛着铁锤,牵着战马跑到战车后面把木桩往地上一钉,又把战马往木桩上一栓,整套动作一气呵成,一转眼就完成了,而另外两个士卒早已将火龙战车掉头,固定在乱世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