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_作者:星辰玖(465)

2020-09-01 星辰玖

    他对嘉靖的心思揣摩的还是比较透彻的,嘉靖很多时候都以为自己很聪明,喜欢玩什么“兼听则明”,只要朝臣都说仇鸾厉害,嘉靖真会以为仇鸾厉害。

    所以,严世蕃一开始并没有找他爹严嵩帮忙,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告知依附严家的官员,让他们帮仇鸾在京城造势,把咸宁侯仇鸾吹成无敌战神。

    这一下京城就热闹了,各种传闻喧嚣尘上,说什么的都有。

    什么咸宁侯仇鸾军神世家出生,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什么咸宁侯仇鸾战功卓著,数次打的吉囊大败而逃;

    什么咸宁侯仇鸾威震边疆,鞑子骑兵遇到他都要绕路走等等。

    这些家伙,办正事不怎么样,吹起牛逼来却是一个比一个强。

    当然,朝臣也不是傻子,咸宁侯仇鸾是什么德性很多人心里都清楚,问题嘉靖心里不清楚啊,这些传闻如果传到嘉靖耳朵里,多少对嘉靖还是有点影响的。

    不过,严世蕃还没有来得及展开下一步行动,刘天和的奏折却送到京城了。

    夏言虽然因为杨聪的原因不分青红皂白把刘天和黑了一把,但是,奏折的内容并不止他一个人看到,很快,大同镇发生的事便传遍了整个京城。

    这时候严世蕃也不高兴了,刘天和的奏折简直是打他们的脸啊。

    咸宁侯仇鸾那点战绩竟然都能被吹成战神般的存在,那杨聪的战绩怎么算,杨聪的战绩足以碾压十个咸宁侯仇鸾都不止啊。

    这甘州镇的战绩跟大同镇的战绩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简直就没法比啊。

    很显然,这是阳明一脉发力了。

    于是乎,阳明一脉和严嵩一党在咸宁侯仇鸾和大同巡抚刘天和、宣府巡抚杨聪一事上展开了第一次斗争,阳明一脉是使劲吹捧杨聪,保刘天和而贬低仇鸾,严嵩一党则使劲吹捧仇鸾,贬低杨聪和刘天和。

    这是说来也荒唐,真正的主角严嵩这会儿其实并没有参与,而夏言更是因为与严嵩的隔阂日益加剧而被晾在一边,整件事都是严世蕃这家伙在操作呢。

    那么严世蕃没有他老爹严嵩的帮助能斗得过阳明一脉吗,嘉靖看到刘天和的奏折又是什么反应呢?

    请看下回分解。    嘉靖看到刘天和的奏折,有点迷茫了,他虽然自诩英明神武,但这会儿他毕竟只是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伙子,跟那些精明老练的朝臣比起来,他还差得远呢。

    比如,他喜欢挑起朝臣内斗,这事朝堂之上谁人不知,朝臣想斗赢对手的确是要巴结他,但是,人家的目的不是争权就是夺利,谁会真心向着他。

    这事,与其说他在利用朝臣间的内斗巩固自己的皇权,还不如说是朝臣在利用他的脾性谋取私利呢。

    他要真英明神武就不会使用这种偏激的手段,因为他并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他的阅历比起朝中那些老油子可差远了,他只要稍微不注意,就会着了人家的道。

    历史上的严嵩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他还以为严嵩是一心向着他的呢,岂不知严嵩一直把他当猴在耍。

    这会儿他貌似又要走上历史的老路了,因为严嵩已经通过支持修炼一事慢慢骗取了他的信任,而且,严嵩时不时进献的青词也让他误以为严嵩是个了不得的“能臣”,如果不出意外,严嵩干翻夏言之后便可以把控朝政了。

    不过,还好,这会儿杨聪这个大大的意外出现了,严嵩把控朝政之路貌似没那么顺畅了。

    历史上他是和咸宁侯仇鸾勾结,推仇鸾上位,然后联合仇鸾构陷夏言,从而要了夏言的命,但是,这会儿仇鸾想上位貌似没那么容易了。

    嘉靖毕竟不是个白痴,他虽然还搞不清谁是谁非,但是,从刘天和的奏折里他却能看出很多东西来。

    刘天和的奏折写的很详细,其在玉林卫附近阻击了吉囊的主力,但是吉囊分派了另外两路偷袭阳和卫和镇虏卫,刘天和分身乏术,只能上报朝廷,并率军直奔太原府城去阻击鞑子。

    结果,不到三天时间,从镇虏卫突袭蔚州的鞑子更是被打的大败而逃,从阳和卫突袭大同府城的鞑子也被打跑了,尤其蔚州一战,杨聪的斩获更是写的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