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奏折夏言自然也看过了,这个时候,他都有点怀疑朱纨是不是真的杀良冒功了,这票拟他都不知道怎么写了,这些奏折简直在打他的脸啊!
嘉靖传召他,他一点也不觉得奇怪,毕竟这朱纨是他举荐的,这会儿整成这个样子,嘉靖不责问他,责问谁。
他垂头丧气的来到御书房,恭恭敬敬的行了番君臣之礼后便趴那里不动了。
嘉靖这会儿正在气头上呢,他看了不看夏言谦卑的样子,直接就是一把奏折甩下去,随即冷冷的问道:“朱纨不是说把海盗都剿灭了吗,广东、南直隶、山东等地出现的海盗又是怎么回事?”
夏言哪里还敢吭气啊,他之所以举荐朱纨去清剿海盗和倭寇可不是真心为国为民,他只是想巩固自己内阁首辅之位而已。
说白了,他举荐朱纨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眼光独到,如果朱纨真把海盗和倭寇给剿灭了,这举荐之功肯定是少不了他的。
嘉靖最头疼的就是南倭北虏了,他举荐的人能解决南倭问题,嘉靖肯定会欣喜无比,这样他内阁首辅之位就稳了。
没想到,这朱纨竟然如此不堪,他真是无话可说了。
嘉靖见他趴那里不吭气,不由微怒道:“你说,这朱纨应该怎么处置?”
还有什么好说的,夏言趴那里垂头丧气道:“微臣惶恐,任凭皇上处置。”
哼!
嘉靖即刻当着夏言的面下旨,将朱纨革职查办,押解回京受审!
朱纨收到消息,气得都快疯了,他没想到,自己一心为国,换来的竟然是这结果。
他也清楚,自己回京受审肯定没好果子吃,海商豪门肯定不会放过他的,与其去京城受辱,还不如自行了断,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就这样,一个剿灭海盗的有功之臣愤而自尽了! 浙直总督朱纨自尽了,“海盗”却依旧在广东、南直隶、山东沿海肆虐,怎么办呢?
嘉靖这会儿真有点头大如斗了,他原本以为南倭北虏的问题就快解决了,却不曾想,北虏的问题还没解决,南倭却是愈演愈烈了。
这时候肯定得派个人去顶替朱纨出任浙直总督,继续围剿海盗和倭寇,不然,东南沿海的形势就无法收拾了,但问题派谁去呢?
说实话,他真不知道派谁去好,依他的脾性,要是知道谁有这能耐,早就派去东南剿灭海盗和倭寇了,根本就不可能等到夏言来举荐朱纨,正是因为他心目中没有合适的人选,朱纨才得以上任。
这事说来也有些奇怪,朱纨都愤而自杀了,海商豪门的目的也达到了,他们为什么还要让汪直假冒海盗闹腾呢,这样岂不是逼嘉靖再派人来清剿海盗和倭寇吗?
他们当然不想这样,朱纨一去,他们便有了喘息之机,这会儿他们只想赶紧招人把手下大海商被杀后留下的空缺填上,继续和倭寇还有南洋诸国做生意,问题严嵩不肯啊!
严嵩可不是什么好好先生,他出手帮海商豪门收拾朱纨可不是免费的,他的算盘打的响着呢。
他是想通过此事掌握整个东南的掌控权。
他就知道嘉靖找不出合适的人选去收拾东南的烂摊子,才会让汪直假冒海盗继续闹腾,这又是他设的一个套,一个让嘉靖乖乖把东南兵权交给他的套。
嘉靖哪里知道貌似一心辅佐他的严嵩会给他设下这一个又一个的连环套,他这会儿只想赶紧找个人去东南收拾残局,但是,苦思数日,他也找不出这么一个人来,而且,夏言一党和阳明一脉这个时候都不吭气了,这帮家伙好像都对浙直总督这么个封疆大吏不敢兴趣一般。
真是这样的吗?
也不尽然。
夏言对这浙直总督之位肯定是有兴趣的,问题他刚刚才举荐了一个“奸佞小人”上去,把东南的形势搞的一团糟,这会儿他真有点不敢举荐了,而且他手底下也没合适的人。
夏言一党这会儿只是徒具虚名而已,乡党里面也没几个向着他的,大家都向着严嵩,这点他相当清楚,他也不想胡乱举荐个人上去,给严嵩做了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