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金陵晃悠了几天,这消息终于查探到了。
这天下午,他正在书房中陪张贞和陆灵儿练字呢,外面突然传来亲信李建江的声音:“大人,张平求见。”
张平就是金陵城里的地头蛇,他对整个南直隶的了解可比金陵城里当官的强,而且他认识的人也多,打听起消息来也方便的多,所以,杨聪才会请他帮忙去查探汪直家的情况。
这会儿张平既然来求见,那肯定是有汪直家人的消息了,杨聪闻言,连忙跟张贞和陆灵儿告了个罪,随即便起身往会客大堂中走去。
不一会儿,张平便在护卫的引领下来到大堂,他一进来便满脸喜色的拱手作揖道:“大人,汪直家人的情况查清楚了。”
杨聪也不着急,他抬手示意张平坐下来,又命人上了香茗,这才问道:“汪直家人现在哪里,具体什么情况?”
张平连忙回道:“大人,汪直家人就在徽州府歙县拓林老家住着,他父母还健在,而且妻儿也都在家中。”
传闻果然不假,这汪直好大的胆子,竟然把父母妻儿全留在老家,这下就好办了。
他想了想,随即对着外面朗声道:“让沈炼过来一趟。”
外面传来一声遵命,很快,沈炼便疾步走进来拱手道:“大人,有何吩咐。”
杨聪指了指张平,随即下令道:“你带五十个手下随张平的人去趟徽州,把汪直的家人接过来,记住,对他的家人要客气,能不伤人就不要伤人,另外把你们的腰牌亮一亮,让邻里都知道,是本官派你们去的。”
沈炼闻言,毫不犹豫的拱手道:“属下遵命。” 浙直总督杨聪抓了倭寇首领汪直的父母妻儿,此事好像没掀起什么波澜,但是,金陵城甚至整个南直隶却已经暗流涌动。
汪直之名,东南谁人不知,其人可以说是东南所有海盗和倭寇的头领,浙直总督杨聪这个愣头青“冒冒失失”把人家父母妻儿给抓了,这东南沿海恐怕要被海盗和倭寇闹翻天去。
杨聪当然不是什么愣头青,如果汪直是穷凶极恶的亡命之徒,他根本不可能去抓人家父母妻儿,那样的确会使得东南大乱。
但是,他知道,汪直根本不是这种人,无论是从传闻猜测还是从他打探到的消息分析,汪直此人都比较像个精明的商人,而不像个穷凶极恶的匪徒,所以,他才派沈炼把汪直的父母妻儿“请”了过来。
他相信,以汪直的精明,定不会发了疯般的催动手下在东南沿海疯狂报复,而会选择派人前来协商,因为这样才是商人所为。
这会儿他也一改暗中行事的作风,大张旗鼓的在府邸附近购置了一个大宅院,将汪直的父母妻儿安置在其中,并派锦衣卫日夜监守,他就是要告诉汪直,本总督想跟你商量商量,识相的就赶紧过来。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策略竟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他在金陵城中等了十余天,汪直竟然一直没派人跟他联系。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汪直收不到他父母妻儿被抓的消息吗?
当然不是,汪直这会儿其实就在南直隶与浙江交界的长江口附近海域,离金陵也就几百里,他父母妻儿被抓的第二天,他就收到消息了。
但是,他并没有派人去找杨聪商量,因为这会儿他结交的是严嵩。
大明朝堂的大概形势他还是了解的,这会儿夏言和严嵩一党把控内阁,可以说是明廷最大的一股势力,而这个新任浙直总督杨聪他也听严嵩派来的亲信说过,此人乃是严嵩一党的死对头,阳明一脉的后起之秀。
他也知道做墙头草的风险,他如果与杨聪交涉,严嵩肯定会心生不满,而这时候夏言和严嵩一党势力明显比阳明一脉强,找杨聪还不如找严嵩呢。
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派人去找杨聪,而是让严嵩派来的亲信传话,请这位当权的内阁大学士出手帮忙。
这长江口离京城就有点远了,就算八百里加急传讯,一个来回最少也要七八天,这就是杨聪等了十余天还没有动静的原因,因为汪直根本就没打算找他,而严嵩找人出手也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