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
这世上还有这么好的事?
汪直有些难以置信道:“大人,您的意思小的可以挂个总兵官的头衔做生意?”
杨聪继续点头道:“对,你可以挂个总兵官的头衔做生意,不过,你必须协助本官清剿那些不听话的海盗和倭寇,而且表面上你还得接受朝廷的号令。”
这表面上接受朝廷号令和真正接受朝廷号令有区别吗?
汪直想了想,随即小心的问道:“大人,不是小的信不过您啊,如果,小的是说如果啊,如果有人命小的上岸议事又或者进京述职怎么办?”
这可不是他想多了,朝廷这样对付“匪盗”的例子多了,只要落人家手里,那基本上就完了。
杨聪淡淡的道:“这个你可以放心,本官只要在东南一日,就不会有人让你上岸议事,更不会有人让你进京述职。”
这不废话嘛,你要不在了怎么办,你总不可能霸着浙直总督的位子一辈子不挪窝吧?
汪直忍不住追问道:“要是您不在东南了怎么办?”
杨聪微微笑道:“本官刚不是说了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本官不在东南了,你可以不听其他人的命令啊!”
这!
汪直不由目瞪口呆道:“小的要是不听其他人的命令,他们不会把小的革职查办吗?”
杨聪微微摇头道:“你怕革职查办吗?你可是倭寇出身,别人革你的职你不会重操旧业吗?”
卧槽,这总督大人竟然教人造反!
汪直简直被雷的外焦里嫩,他着实没想到这新来的总督大人竟然这么无法无天,不但私通倭寇,还教人造反,这也太那个了吧?
他都不知道用什么话来形容这位总督大人了。 杨聪是想教人造反,然后养寇自重吗?
当然不是,他之所以让汪直不要听其他人的命令,主要是因为这年头的人脑子都有点问题。
这个所谓的脑子有问题并不是说这年头的人智力有问题又或者神经不正常,他们的问题主要在思想上,说白了,这年头的人思想都太保守了。
不管是自诩清正廉洁的夏言和朱纨等,还是贪腐成性的严嵩和仇鸾等,这些人都是重农轻商的典范,在他们眼里,经商就是贱业,没什么用,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商业头脑。
这也是大明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因为没人重视商业发展,大家都守着一亩三分地,在地里刨食。
这地是有限的,产能也是有限的,达到一定的程度,社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要想大明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开展海外贸易。
这个道理,这会儿没人明白,杨聪却是清楚的很。
他之所以要收复汪直,就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其他人对汪直的想法可没他这么“纯洁”,他相信,大多数人都和严嵩一样,只是把汪直看成捞取政绩的工具,剿灭最大的倭寇头子,那可是天大的功绩。
所以,他才会跟汪直说,不要听其他人的,哪怕重操旧业去做海盗,做倭寇,都不要听其他人的,他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个合适的人选,可不想被别人逮去咔嚓了。
汪直也知道很多人想要他的项上人头,不过,他却没有想到这位总督大人竟然会如此无法无天。
这家伙,简直比海商豪门的人还要猛啊。
人家还只是偷偷摸摸的做海上生意,这位总督大人倒好,竟然让他挂着总兵的头衔做生意。
他愣了一阵,这才小心的问道:“大人,这么做保险吗?”
杨聪淡淡的道:“当然不保险。”
啊!
汪直都被他给整糊涂了,不保险你说个屁啊!
杨聪喘了口气,继续道:“所谓富贵险中求,不冒险,怎么赚大钱,你愿意跟本官冒这个险吗?”
这个?
汪直仔细想了想,猛然间发现,要说冒险,这位总督大人冒的风险好像更大吧,这事一旦被人揭发,他最多重操旧业,去当倭寇,而这位总督大人肯定是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