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_作者:星辰玖(508)

2020-09-01 星辰玖

    很多人就是这样,只管自己的利益,根本就不考虑他人的死活。

    当然,这会儿不管严嵩认为自己毒不毒,在一众浙江官员印象中,他已经毒的不行了。

    这次抓捕罗龙文和当众审问都是杨聪刻意安排的,他的目标就是严嵩。

    原本,汪直归顺以后,他就准备向朝廷请奏,封汪直为浙江水师总兵官,但是,一听汪直说罗龙文的事情,他的想法又变了。

    他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个栽赃严嵩的机会。

    当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也不算是栽赃,因为这次海盗和倭寇在东南沿海肆虐的事本来就是严嵩引发的,严嵩如果不假借开海禁欺骗汪直组织海盗和倭寇来东南沿海劫掠,这种惨事根本就不会发生。

    严嵩虽然无意搞的东南沿海民不聊生,但是,东南沿海的百姓却因为他的贪婪而吃尽了苦头。

    这会儿嘉靖还蒙在鼓里呢,只当这次海盗和倭寇在东南沿海肆虐一事跟以往一般,都是因为海盗和倭寇的贪婪而引起的,跟严嵩一点关系都没有。

    杨聪当然不会让严嵩“逍遥法外”,再怎么说,他也要让严嵩这个罪魁祸首吃点苦头。

    所以,他决定,先逮住罗龙文,把这次海盗和倭寇在东南沿海肆虐一事全扣严嵩头上,再向朝廷上奏汪直归顺之事。

    汪直原本是不想跟着杨聪来杭州的,因为他害怕自己一进入扬州府城就出不去了,毕竟他跟杨聪还不是很熟,谁知道杨聪是不是诓他入瓮的。

    但是,杨聪一番话却让他改变了想法。

    杨聪说了,这组织海盗和倭寇来东南沿海烧杀抢掠一事罪名太重了,如果他顶着这个罪名归顺朝廷,朝廷很有可能不会接受。

    这的确是事实,因为这次海盗和倭寇在东南沿海造成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光是平民百姓的伤亡就数以万计,如果一命偿一命,他死一万次都不够。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杨聪劝他把组织海盗和倭寇前来东南沿海劫掠的屎盆子全扣严嵩头上!

    这样一来,他就没什么太大的罪责了,毕竟,只要把屎盆子全扣严嵩头上了,他就变成听从严嵩的命令来东南沿海劫掠了,算不得主犯,只能算是个小喽喽,接受招抚,完全没有问题。

    他当然不想顶着组织海盗和倭寇来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的罪名,这也不是他的本意,他只是误信严嵩,以为这样一闹便能逼迫朝廷重开海禁,所以才会把其他海盗和倭寇全招了过来。

    谁知道严嵩压根就没想过要重开海禁,而且其他海盗和倭寇尝到了甜头也不肯轻易罢手,搞的这会儿都无法收拾了。

    这锅,他是真不想背,他也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为了自己的“清白”,他硬着头皮来了。

    这会儿貌似是杨聪在审,他在作答,其实,他交待的供词都是杨聪事先考虑好了的,他只是照本宣科在这公堂之上“回答”一遍而已。

    他这一通供词交代出来,组织海盗和倭寇来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的事貌似就跟他没什么关系了,这事,完全就是严嵩组织和策划的,至少在场浙江官员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这并不是杨聪的最终目的,浙江官员相不相信这事不是重点,嘉靖相不相信这事才是重点。

    所以,一通审讯过后,他并没有当场宣判罗龙文,他只是命罗龙文在供词上签了个字,画了个押,然后便命人将罗龙文给押下去了。

    罗龙文兴许是绝望了,汪直进来之后,他便没再说过一句话,就算汪直交待的供词与现实有点出入他也没有吭气,他可能认为自己死定了,再狡辩的话,只是多挨顿板子,受些皮肉之苦而已,何必呢。

    这也是杨聪一开始不分青红皂白,逮住他就揍的原因,杨聪就是要将他打的不敢开口!

    罗龙文押下去之后,这事还没完呢。

    杨聪假装认真检查了一番供词,随后便提起笔,在供词后面郑重的签上:主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兵部侍郎,浙直总督,杨聪。

    紧接着,他又在后面写上了陪审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