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城池也配的上“西都”之称?
清化城东面城墙的宽度也就两三里的样子,城墙最多也就一丈高,其规模还不如永安州城呢。
这样的城池,也就相当于大明大一点的县城而已,如果是十万明军精锐来进攻,估计从制造攻城器械到破城,总共都不需要三天时间。
可惜,莫氏手下的大军跟明军精锐压根就没法比,他们不但没有火枪火炮,就连冷兵器的配备都不是很齐全,而且,他们造攻城器械的速度也非常慢,俞大猷在一旁看的都想喷血。
好不容易,等了五天,他们总算是把攻城器械给造的差不多了,结果,猛攻了十余天,竟然还没把清化城给拿下来。
莫登庸也没办法啊,冷兵器的攻防就是这样的,在双方兵源素质差不多的情况下,攻城方要想快速攻下城池,士卒数量最少也要五倍于敌,而他手下的兵力才是郑氏的两倍,而且为了防止郑氏逃跑,他还得分兵驻守其他三个方向,东面进攻的人数其实就跟城里面人数差不多,也只有五万余人。
眼看着一个月时间就要过去了,莫登庸却迟迟拿不下清化城,俞大猷都有点急了。
这天中午,临近午时,莫登庸仍在督军攻城。
他手下将士虽已经伤亡过半,但对攻城的影响并不大,因为他可以将受伤的将士换到其他面去防守,所以,攻城的将士当中并没有什么伤兵,看上去气势还是很足的。
只可惜,郑氏手下的守城将士也不差,人家居高临下,就算他占据人数的优势也是白搭。
眼看着攻城将士再一次被人家从城墙上打下来,莫登庸不由懊恼的往大腿上一拍,随即便准备鸣金收兵了。
没想到,这时候,一旁的俞大猷却突然道:“莫大人,总督大人交待的期限就要到了,如果再不攻下清化,总督大人估计该生气了。”
莫登庸闻言,不由一滞,他当然知道总督大人交待的期限是一个月,算算时间,从绕道行军再到打造器械攻城,前前后后加起来也快三十天了,怎么办呢?
他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咬牙道:“好,下官这就带亲卫上去,今天一定拿下清化城。来人,取我的铁胆枪来,文明,这里暂且交由你指挥。”
他之所以能当上安南国王,靠的可不是阴谋诡计,而是武力,他是出了名的能打,安南几乎没人是他的对手。
不过,自从当上国王之后,他已经很少出手了,特别是这些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也大不如前了,就算上了战场,他也只是在后面坐镇指挥,他已经很久没有上阵厮杀了。
这会儿眼看着总督大人交待的期限就要到了,他不得不亲自上阵了,要不然,总督大人一发火,那可就麻烦大了。 莫登庸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如果让手下将士这么添油般的攻下去,恐怕再攻个十天半个月也攻不下清化城。
他可不想让杨聪失望,他还指望只在杨聪的庇护下继续掌控安南呢,如果这次在指定期限内没攻下清华城,总督大人一生气,不再帮他,那可就完了。
他只能硬着头皮,带着亲卫上了。
很快,一个亲卫便抱着他的铁胆枪跑了过来,其他亲卫也迅速集结在他的身后,摆出一副准备拼命的架势。
他接过亲卫手中的铁枪,正待冲上去攻城,俞大猷却突然抬手道:“莫大人,要不让我上吧,你毕竟是三军统帅,万一有个闪失,那可就麻烦了。”
这!
莫登庸闻言,顿时呆愣当场。
他着实没想到,俞大猷竟然会要求亲自上阵。
这可不行,万一你有个什么闪失,总督大人岂不更生气。
他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连连摇头道:“不行,不行,您可是来督导的,下官怎么能让您亲身涉险呢,万一您有个什么闪失,我怎么向总督大人交待。”
俞大猷看了看前面低矮的城墙,淡淡的道:“你就放心把,我不会有事的。”
莫登庸还是连连摇头道:“不行,不行,还是下官带人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