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_作者:星辰玖(656)

2020-09-01 星辰玖

    他看了一阵,这才喘息道:“明举,看出什么没?”

    明举是新任提刑按察使黄光升的字,这黄光升原本是广东提醒按察副使,在整个广东承宣布政使司那可是出了名的公正严明,才能出众。

    杨聪早在东南出任总督的时候就听说过他了,只是他的特长在于农田水利和刑法侦讯,而当时杨聪主要任务是剿灭海盗和倭寇,所以,杨聪虽然听说有此贤人,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位置拉拢一番。

    这次,正好,广西提刑按察使陈守愚引咎辞呈,空出了这么个正使的位置,杨聪立马便想到了这位贤人。

    黄光升闻言,连忙抬手道:“大人,您看,这龙脊山附近就有河流,取水比较方便,下官以为,这估计是这里能形成梯田的主要原因吧。当然,土质也很重要,看这禾苗的长势,这里的土质应该也是相当好的。”

    水源的确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水稻,水稻,之所以叫水稻自然不能缺水,如果没有水源,那肯定是没法种水稻的。

    他之所以不带着人直接上龙脊山看梯田,而是选了龙脊山附近一座最高的荒山就是想看看这龙脊梯田的成因,要是站在梯田中间看,估计怕是很难看出来的。

    这黄光升果然是农田水利方面的行家啊,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关键。

    杨聪闻言,不由蹲下来抓了一把土,捏在手里仔细碾了碾。

    这座荒山土质其实也很不错,就是有点干燥,根本没什么水份,附近也没什么河流,种水稻肯定是不能成的。

    这找到了主因就好办了,他不由把土一洒,兴奋道:“好,我们就挖渠引水,把那边的水引到这边山脚下来,开几片梯田试试!”    这梯田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呢,说实话,这时候的人也没什么经验,因为造梯田实在是太麻烦了,一般官员甚至平原上的荒地都懒得组织人去开垦,又怎么会想着去造梯田呢。

    这年头劳力虽然可以免费征召,那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老百姓免费服劳役的时间一年也就半个月左右,过了这个时间,那也是要开工钱的。

    所以,一般地方官员都会选择一些时间短,见效比较快的业绩搞一搞,比如修路,挖水渠什么的,有的甚至就直接征召劳役给自己又或者亲友砌房子什么的,公器私用,变向贪污,以致很多地方要办正事的时候都找不到免费劳力了。

    这造梯田一看就是个费时费力的大工程,自然没人愿意去干。

    杨聪要不是手头正好拽着两百余万两脏银,估计也不会在梯田上做文章,这家伙,把个荒山开挖成梯田,想想费劲啊。

    这不,龙脊梯田附近四个寨子,三百余户人家,总共三百多个劳力召集过来之后,杨聪便有点头大了。

    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渺小,三百多个劳力,再加上他带来的上百护卫和官员,总共四五百人,站在那荒山下面简直就如同一群蚂蚁站在大象跟前一般。

    这家伙,这么点人,又要挖十几里长的水渠,又要清理这么一座数十丈高的荒山,得忙活多久啊?

    他可不想搞个什么耗时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工程,半年都不行,甚至超过两个月他都受不了,他倒不是没这么多银子又或者粮食来招人干活,主要因为这里只是个试点而已,接下来还要向整个广西甚至是整个西南推广呢,时间起码是这里的数倍,如果这个工程动不动就是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那他估计是看不到西南老百姓过上温饱的日子了。

    所谓“万事开头难”,看着巨大的山体和遥远的水源,杨聪真有种不知从何下手的感觉,这么大的工作量,这么点人,一两个月内能完成吗?

    还好,他性格相当的坚韧,不畏艰难,遇到这样的难题,他不但没有打退堂鼓,反而变得斗志昂扬。

    愚公凭借一家子老小都敢去移那太行王屋二山,他掌控五省大权,手里资源无数,还会被这梯田给难倒吗?

    当然不会!

    他仔细琢磨了一阵,随即便问道:“明举,一个月内把水渠修到这里需要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