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船务,那就是真正参与造船,不断钻研造船技术,以期能造出更先进的战船来。
他之所以把学院建在玉渊潭,这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因为玉渊潭就接连着其他水系,从这里把船造出来,甚至可以通过京城的水系,直接开到海里去。
如果其他人知道他想这么做,估计会认为他是脑壳进水了,而王宣和唐顺之等人却一点都不这么想,因为他见过新式火枪、火炮,甚至是新式战船的威力,那家伙,对战手持老式兵器的鞑子和倭寇,简直就是碾压啊!
他们早就看出来了,刀枪剑戟什么的必将被淘汰,未来肯定是火药武器的天下,这个时候钻研这些所谓的“新技术”就能继续保持明军碾压敌人的优势,如果再像以往一般不闻不问不重视,恐怕很快就要被别人反超了。
他们可是相当的清楚,所谓的新式火枪和火炮其实就是在欧陆佛郎机炮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
杨聪也说了,欧陆那些什么强国都在拼命的钻研这些呢,人家的战船甚至都已经不远万里闯到大明海域来了,而大明,还没人去过欧陆呢,甚至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欧陆到底在什么地方!
这个是相当可怕的,如果欧陆那些国家驾着比大明更先进的战船,拿着比大明威力更大的火枪和火炮冲过来,大明如何抵挡?
所以,他们对杨聪的想法和做法都相当的支持,这物理学院就要建成这个样子,如果再不重视格物,大明迟早会被人赶超! 杨聪这么一阵“吓折腾”,可把严嵩给乐坏了,他可是派人混进了玉渊潭,时时刻刻盯着杨聪呢,所以,杨聪干了些什么,他都一清二楚。
这家伙,简直有病啊,竟然建那么些稀奇古怪的学堂。
严嵩感觉,杨聪要么是因为官场失意,脑子有点不正常了,要么就是装疯卖傻,麻痹他呢。
不过,他更相信前者,因为杨聪如果装疯卖傻,完全没必要这么大兴土木,随便意思意思,装装样子就行了,杨聪这么大兴土木,显然不是在装样子。
不管严嵩怎么想,杨聪对创办物理学院那都是相当上心的,数千人一顿造,不出三个月,物理学院便已经初具雏形了,这个时候,貌似就该挂牌招生了。
当初杨聪为了拍嘉靖的马屁可是向嘉靖求了墨宝,求嘉靖帮物理学院题名,嘉靖也欣然应允了,这招牌自然不能假他人之手。
于是乎,这天上午,阔别京城将近三月的杨聪又回来了,而且一回来便直奔皇宫,求见嘉靖。
嘉靖听闻杨聪来了,那是相当的高兴,因为他这段时间正在看《格物致知之理》的初稿呢,他要提出修改意见自然得把这书读一遍,而《格物致知之理》一整套书足有上百本,他又要处理政务,又要修炼,看得自然快。
这都过了将近三个月了,他才堪堪读了一半呢,不过,他却有很多疑问,想问杨聪。
原本他是想招杨聪进宫来着,但一想到杨聪正在距京城十余里的地方修建物理学院,这一来一回的麻烦不是,所以,好几次他都生生忍住了。
他之所以这样,并不是说他专门为下面的臣子考虑,主要他派人通知杨聪需要时间,杨聪赶回来也需要时间,这一来一回,再准备准备,一上午时间基本上过去了,下午他还要修炼呢,怎么可能跟杨聪探讨《格物致知之理》的问题。
正好,这会儿杨聪自己找上门来了,那就无需考虑时间问题了,他当即便兴奋的把杨聪招了进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迫不及待的问道:“清风,你在《器械篇》和《五行篇》中写的,五行之火用到极致,便可驱动厚金之车,不用牵也不用推,自己便能行驶,而且速度非常之快,这个可是真的?”
这个就是火车的古代说法而已,杨聪的确在书中提到过,不过,这个时候大明的工业基础太薄弱了,还不具备制造火车的条件,所以,他才顺带在书中提了一下,作为今后研究格物致知之理的人特定的目标之一。
他毫不犹豫的点头道:“皇上,这点的确是真的,所谓车,其实还是需要动力才能动的,比如马车、牛车、驴车的动力来自与牲畜,水车的动力来自于水等。而所谓五行之火用到极致其实是微臣观察茶壶烧水有感而发,皇上可曾看到过,茶壶烧水之时,其内之气能顶得壶盖不断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