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_作者:星辰玖(763)

2020-09-01 星辰玖

    廷议才刚刚结束,鄢懋卿的任命才刚刚发出去,人都还没上任呢,夏言便命人去传召严嵩了。

    严嵩心里自然清楚是怎么回事,不过,表面上他还是装作一无所知。

    他来到夏言的值房之后,还是一如既往的装了番孙子,恭恭敬敬的行了番礼,这才问道:“首辅大人,招下官前来不知所谓何事啊?”

    夏言可不知道这家伙正把他往坑里带呢,他略微有些激动道:“惟中,这会儿南京户部尚书之位已然易主,西北边军的粮饷应该是足够了,是时候组织大军去收拾鞑子了,不过,这收拾鞑子的大计还得有人主持才行,你觉得,曾铣和仇鸾谁更适合出任主帅呢?”

    曾铣,那是纯纯的夏言一党,跟严嵩并没有什么瓜葛,因为这个人就如同夏言一般,两袖清风,人家自然不可能跟严嵩这种大贪官同流合污。

    仇鸾,则恰恰相反,这家伙的贪婪,连严嵩都有点自叹不如,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要论阵营,他自然是妥妥的严嵩一党,他跟夏言也没有任何瓜葛。

    严嵩也明白,夏言这话的意思就是在问他,这收拾鞑子的大计,到底是你的人来主持,还是我的人来主持呢?

    如果是贪钱的大计,严嵩当然是当仁不让,这收拾鞑子的大计,那就不好意思了,那可是个天坑,你自己往下跳吧!

    严嵩装出恭敬的模样,毫不犹豫的拱手道:“这种事,自然是首辅大人做主,首辅大人觉得谁合适,那才是最重要的。”

    夏言可不知这是严嵩的连环计,他只当是严嵩真的如同表面上装出来的一般,尊重他的决定呢。

    他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即牛逼哄哄的道:“如果要论上阵杀敌,自然是咸宁侯仇鸾更胜一筹,不过,这收拾鞑子的大计主要还在于策略,我觉得还是曾铣来主持更合适一点,你觉得呢?”

    白痴!

    什么你觉得,我觉得?

    你觉得仇鸾打仗厉害吗?

    那就是一坨狗屎!

    你觉得曾铣能收拾鞑子吗?

    做你的春秋大梦呢!

    严嵩心中一阵冷笑,表面上,他却依旧装作恭敬的样子,毫不犹豫的拱手道:“首辅大人英明,下官也觉得由曾铣来主持更合适一点。”    曾铣,字子重,浙江台州府黄岩人,商户出身,嘉靖八年进士,曾任福建长乐知县,都察院御史,辽东巡按,山东巡抚等职。

    他在巡按辽东和巡抚山东期间曾多次平定兵变和叛乱,可谓经验丰富,能力出众,而且,他有胆识,有谋略,擅于用兵,继杨聪出任宣大总督之后,鞑子也不是没来寇过边,但都被他率军给击退了。

    按理来说,由这么个人来主持收拾鞑子的大计,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只要朝廷全力支持,他还真有可能把鞑子给收拾了。

    可惜,朝廷,或者说严嵩并没有打算全力支持他,严嵩之所以同意让他来负责收拾鞑子的大计,完全就是为了坑夏言呢。

    曾铣可不知道这一点,收拾鞑子,收复河套,一直就是他的目标,刚开始他调到山西出任巡抚的时候就曾上过《请复河套疏》,当时的宣大总督杨聪那也是雄才伟略,两人虽不是同一阵营,在收拾鞑子这件事情上还是配合的相当不错的。

    如果杨聪不被调走,两人通力配合,还真的有可能收复河套,把鞑子赶到荒芜的漠北去,那样一来,西北的边患就不足为虑了。

    可惜,杨聪被调去东南剿倭了,而且,杨聪调走之后相应的粮草辎重和军需物资也逐渐向东南倾斜,他虽然有心收复河套,奈何粮饷不足,组织不了足够的大军,他也只能悻悻作罢。

    好不容易,等到杨聪把倭寇和海盗都剿灭了,他以为机会又来了,只可惜,紧接着,安南那边又出事了,杨聪又被调去西南,主持对付安南莫氏的大计了,相应的粮草辎重和军需物资又开始向西南倾斜,他还是只能干等着。

    紧接着,没过多久,杨聪又把安南给平定了,大明边境,好像就西北一地还有边患,其他地方都已经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