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聪愣了一下,随即便疾步上前弯腰鞠躬道:“学生杨聪见过大人。”
那督考官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便向后一挥手,冷冷的道:“开始检查。”
他话音刚落,两个满脸精明的中年衙役便从他身后窜出来,疾步来到杨聪跟前。
其中一个,伸手示意了一下,要过杨聪手中的提篮和马桶,拿到旁边就是一顿翻,另一个则冷冷的对杨聪道:“解开腰带。”
晕死,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解腰带,真心操蛋啊,不过,这是规矩,杨聪也无法,他只能飞快的解开自己的腰带,然后张开双臂以示配合。
那衙役熟练的掀开他的衣服捏了一阵,又扯开他裤裆仔细看了看,随即便退到一边,朗声道:“身无夹带。”
紧接着,那检查提篮和马桶的衙役也将东西递回来,朗声道:“查无疑物。”
那督考官见了,这才从一旁的衙役手中接过一个牌子递给他,随即朗声道:“过,天一甲子。”
这意思就是杨聪通过检查了,可以进考场了,而“天一甲子”就是他的考棚号。
这是科举考场排号的惯例,前面的“天一”表示天字号第一排,后面的“甲子”则表示第一个考棚。
当然,这县试总共还不到六十个人,不可能像院试、乡试和会试那样密密麻麻全是考棚,排号其实不用这么麻烦,之所以这么排,也只是让考生提前接触一下这排号规律而已。
杨聪见自己过了,连忙把裤腰带胡乱一缠,随即恭敬的接过牌子,快步往县衙里走去。
他这人生第一场科举终于开始了,到底会考出个什么结果来呢,且看下回分解。 这县试的考场一般就设在县衙大堂前的甬道两侧,因为这里地方够宽敞,而且两边都是墙,搭考棚方便。
这会儿甬道两侧已经搭满了一步见方的小考棚,左边就是天字一号,右边就是地字一号,每边都只有十多个考棚,倒也不用费力去找寻。
杨聪直接走到左边最前面那个考棚,抬眼看了一下挂着的编号牌子,随即便侧身走了进去,打眼四顾起来。
这考棚,还真是简陋啊,两边都是木板,上面还是木板,高还不到八尺,抬手就能摸着顶棚,里面的摆设也简陋的吓人,就是一个小条桌,一张草席。
草席上什么都没有,小条桌上倒是有个碗,碗里还装了水。
不过,这水可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磨墨洗笔的。
杨聪大概打量了一下,又紧了紧裤腰带,随即便开始清理自己携带的东西了。
毛笔、砚台、墨棒、纸镇,这些都是考试要用到的东西,摆条桌上即可。
马桶,他带的是一个崭新的小马桶,这会儿甚至还带着淡淡的松香呢,不过,到时候肯定会臭,他想了想,摆在了离条桌最远的角落里。
吃的,也就是一个精致的瓷碗装着几根五香肉干切成的细条和一个烧饼切成的细条,主要是中午顶饿用的,考试的时候肯定不能往饱里吃,因为吃的多就拉的多,这地方进来了,不到考试结束可不让出去,当然是拉的越少越好。
这东西肯定不能和马桶摆一起,只能摆相对的另一个角落里了。
水壶,就是个敞口的小茶壶,打开盖就能看到底的那种,也装不了多少水,就是口渴的不行的时候喝点罢了,这东西也不能多喝,因为喝的多同样拉的多。
这东西肯定也不能和马桶摆一起,摆吃的旁边得了。
还有一把小芭蕉扇,不是铁扇公主那把,就是用晒干的芭蕉叶扎成的那种。
这东西摆条桌上得了,省得人怀疑自己夹带作弊。
话说,这读书人和公子哥不都喜欢用竹骨纸扇吗,他为什么带把芭蕉叶做的扇子呢,这种扇子可是穷人家用的。
这当然也是为了省麻烦,纸扇,谁知道你内面有没有写字,要是撕开了检查,人家可不会给你沾回去。
他这忙活了一阵,其他考生也陆陆续续进来了,过了大约半个时辰,三十多个考棚便坐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