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直总督杨聪给出的理由是,步卒要对付鞑子骑兵,必须依赖火器,而要论对火器的熟悉程度,谁能与之匹敌?
这家伙,这个统帅到底由谁来当着实让嘉靖难以抉择,光是征询意见,他就耗去了几天时间。
正是在这几天时间里,严嵩给杨顺下了密令,让其疯狂召集屯卫,使劲往遵化、蓟州和香河这三座城池里面塞,能召集多少就召集多少,总之,一定要超过一万五,不然,他们联合起来吃空饷的事就瞒不住了。
杨顺收到密令,自然是疯狂招人,他甚至下了个荒唐的命令,不管男女老幼,只要是登记在册的蓟州镇军户,每户都得出一个人,要不然,就取消军籍,让你们当流民去!
这家伙,这一招着实够狠,短短几天时间,竟然让他召集了将近六万人马!
所以,俺答汗率军冲到遵化的时候,抬眼一看,那城墙上密密麻麻全是明军,搞得他都有点傻眼了。
这蓟州镇不是总共才五千人马吗,哪来的这么多人守城?
他哪里知道,城墙上的明军全是临时召集起来的屯卫,这些人,也就衣服看上去像是明军,其他,不管身板还是气势,都不像是明军,反倒像是一帮农民,甚至,他们很多人手里拿的武器都生锈了,漫说是杀人了,杀鸡估计都杀不动!
当然,这些俺答汗都看不真切,他手里又没望远镜,这么远的距离,他也就能隐隐约约分辨一下服饰而已,哪里能看清人手里拿的兵器有没有生锈。
他原本是想趁明军不备,夺下几座城池,好好劫掠一番的,毕竟这城池里住的基本都是“有钱人”,不管怎么说,肯定比城外的农民要有钱,劫掠城池,肯定比劫掠乡里要痛快的多。
他着实没想到,这第一座城池就有这么多“明军”驻守。
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办,先跑去别的地方碰碰运气呗,反正他又不是来攻城的,而是来劫掠的,抢哪座城池不都是抢,遵化城抢不了,就不抢了呗。
他还就不信了,蓟州镇所有城池都有这么多守军。
结果,他跑到蓟州城一看,城墙上的守军竟然比遵化城还多!
卧槽尼玛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俺答汗甚至有种中计了的错觉,他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先去四周乡里劫掠一番再说,如果真有数十万明军围上来,他就跑路,如果没有,那就继续抢,一直抢到大明京城,天子脚下!
他这是划算好了,嘉靖却是一直游移不定,不知道选谁当统帅好,而杨聪和仇鸾则开始各施手段,为争夺统帅之位,明争暗斗,斗了个不亦乐乎。 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西当铺当东西
这,是一副千古绝对,玩过对联的人都知道。
那么,为什么会有南北通州这一说呢,后世的地图上别说两个通州了,貌似一个通州都没有啊。
其实,这南北通州自唐宋时期便已有之,只是有时候地名改了而已。
明朝这会儿就南北通州俱全,南通州也就是扬州府的通州,位于长江入海口以北,海盗和倭寇经常在那里登陆劫掠,北通州也就是顺天府的通州,就在京城东边,紧挨着蓟州镇。
这会儿的北通州可谓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因为鞑子大军都已经冲到百余里外的蓟州了,如果鞑子大军继续南下,不出一天,便能兵临通州!
通州知州衙门内,西北总督,咸宁侯仇鸾同样吓得有点手足无措了。
俺答汗的确是他骗来的,他骗俺答汗过来的确是为了谋个保卫京城的不世功勋,但是,他却不想跟俺答汗硬拼,或者说,他压根就没想过要跟鞑子干仗。
他之所以把俺答汗给讹过来只是想利用京畿附近的兵力把人家给吓跑而已,谁能想的到,号称五十万户的京营屯卫这会儿才集结了五万人马,而且,还有个莫名其妙的杨聪跑过来跟他争统帅之位。
卧槽尼玛啊,这可咋整。
这,跟他想象中的情形完全不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