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小子,嘴还挺硬的吗。
你以为我就会玩夹棍吗?
告诉你,这只是开胃菜而已!
陆炳见这家伙还不老实,当即便毫不犹豫的大喝道:“来人,拶指。”
这拶指又是什么呢?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里就不详述了,总之,就是照着犯人的手指头用刑,比如抽了指甲盖,上点辣椒水什么的。
这下,赵小二终于扛不住了,这家伙,简直钻心的疼啊,而且还是持续不断,疼的死去活来的那种。
他被人摁在那里拶了几根指头之后,终于忍不住惨嚎道:“我招,我招,我们就是奉命送时义去鞑子大营,其他的,小人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了。”
嘿嘿,这下不嘴硬了吧?
陆炳面无表情的追问道:“奉命,奉的谁的命令?”
这个还用问吗,我们还能奉谁的命令。
赵小二犹豫了一下,又看了看自己被整得跟胡萝卜一般的手指头,这才咬牙道:“是侯爷命我们去的。”
陆炳紧接着又追问道:“你所说的侯爷,是咸宁侯仇鸾吗?”
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卖都卖了,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这次,赵小二都没犹豫,直接点头道:“是的,大人。”
好了,有了这第一个打底,后面的就好办了。
这审案其实也有很多门道,比如,面对诸多人犯的时候,就得挑那些最为容易突破的人下手。
至于这人怎么挑,那也是有学问的,比如,看手指,看皮肤,要是手指上面全是老茧,甚至都开裂了的那种,最好不要挑,因为人家吃惯了苦,酷刑不一定能让人家屈服,要挑就挑那种细皮嫩肉的,手指上没一点老茧的,这种人,肯定扛不住大刑。
赵小二哪里知道,就是这一双手,就把他给卖了,他的确是那种日子过的比较好,没吃过什么苦的人,酷刑,他根本就扛不住。
接下来,陆炳又将剩下的将近一百普通士卒一一提审了一遍,这些人,大多是一开始嘴硬,但是,一看到赵小二的供词便不再坚持了,人家都招了,他们再嘴硬又有什么用。
接下来的小旗、总旗甚至是千总等各级军官也大抵如此,手下人都招了,他们又何必嘴硬呢,他们可不想尝试锦衣卫的酷刑。
其他人的审讯可以说都很顺利,唯独到了时义这里,有点卡壳了。
陆炳问他的,可不是他去没去过鞑子大营,而是他去鞑子大营干什么。
这种事,他怎么能说,说出来那还得了! 时义不同于那些普通步卒,也不同于那些小旗总旗千总什么的,他是个读书人,而且还是读过很多书的那种,要不然,他也当不上咸宁侯府的幕宾公。
他看到锦衣卫的那一刻,就已经明白了,这是侯爷的对头杨聪想要收拾侯爷,夺取统帅之位呢。
他对这个杨聪可是相当了解,锦衣卫指挥佥事陆炳就是杨聪的大舅哥,杨聪请锦衣卫帮忙来审问他们这些“奸细”那是相当正常的,他只是没想到,山西军中竟然有杨聪的亲信,而且还是一大堆。
这杨聪,竟然能在他们的地盘上发动将近千人来抓他这个侯府的幕宾公,果然不简单啊。
这个时候,他已经做好赴死的准备了,或者说,他准备舍生取义!
当然,他取的这个“义”并不是“大义”的“义”,而是“义气”的“义”。
说实话,他有时候也看不惯咸宁侯那窝囊样,但是,谁让他是侯府的幕宾呢,受人所托就要忠人之事,他既然吃着侯府幕宾这碗饭,而且吃了还不止一年两年,就要帮咸宁侯办事。
至于事情的对错,那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是咸宁侯府的人,不管对与错,他都要照侯爷说的去做。
这年头,不光有家国大义,还有兄弟之义,主仆之义等等,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高尚到去讲家国大义,像他这种侯府的附庸,讲得更多的,应该是主仆之义。
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