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跟明军屯卫的性质差不多,只是他们是以放牧为主,骑兵比较多而已。
各部族要将所有战士集结起来,那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再聚集到他指定的地点,也需要时间,所以,等他把手下兵力全部集结起来,一个月时间都过去了。
这时候,明军已经修筑完孤山堡,开始向他的地盘推进了。
明军的推进方式相当的奇怪,他们并没有闷头往前冲,也没有到处找寻分散在草原上的部落,人家就是沿着河岸线前进,而且,前行五十里左右,便停那里不动了。
紧接着,明军便会开始修建堡垒,修筑铁路,浑然不管你是什么反应。
这么搞,着实让俺答汗头疼不已,因为他没什么机会搞偷袭啊!
他预想的,明军就算不找寻他的主力与他展开决战,也会儿找寻分散在草原上的部落,逐个击破。
那样一来,他的机会就来了,因为东边和南边,靠近明军边镇的部落都被他给迁走了,明军哪怕向前推进两百里,也找不到一个人。
而明军主力一旦离开边镇,深入河套草原,他的机会就来了,他完全可以趁明军分散之机利用骑兵的优势各个击破,甚至还可以直接去断了明军的粮道,让明军直接奔溃。
但是,人家压根就不找他打,只顾着修堡垒,修铁路,他就头疼了。
这十多万大军的消耗可不是开玩笑的,人吃马嚼的,一两个月就能把他给吃穷了,他根本就耗不起啊!
无奈之下,他唯有主动出击,冒险一试了。
这天,河套西北部的鄂托克附近,同样举行了一场誓师大会。
俺答汗足足集结了八万骑兵,六万步卒,准备应对明军的“入侵”。
十多万人马集结在一起,那也是相当壮观的,他一通慷慨激昂的动员之后,便大手一挥,率军直奔孤山堡附近的长城而去。
他还就不信了,在这河套草原上,明军步卒能干得过他的精骑,哪怕没有六万步卒,仅有八万精骑,他也有信心,能搞得明军焦头烂额,甚至大败而逃。
这里可是他的地盘,岂容明军放肆!
那么,这一仗,到底是谁焦头烂额,大败而逃呢?
且看下回分解。 俺答汗是不得不战,因为他手里根本就没多少粮草,而且草原也不产粮,他将各部族大军集结起来,总得给人家饭吃,饭都没得吃,谁给他拼命。
他手里头囤积的粮草,也就够十多万大军吃上一个多月,而且,他还得给自己的部族留下那么一些,以备不时之需,所以,他必须速战速决。
所以,他刚把大军集结起来,便率军直扑孤山口附近。
十四万大军扑过去,明军会有什么反应呢?
明军基本上没有反应!
他不住派出探马抵近侦查,传回来的消息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明军一点动静都没有,好像压根就不知道他们来了一般。
这一下,他更头疼了。
如果明军能做出一点反应,反倒好了,因为明军一动,必定会露出破绽,他就有机可乘了,明军这样一动不动,他又去哪里找寻机会?
没办法,只能硬拼了!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明军的防御是多么的可怕,十余万大军竟然全部躲在战车后面,那严密的车阵,就如同乌龟壳一般,骑兵冲上去,绝对只有吃炮弹的份。
还好,他还有步卒,足足六万步卒,这些,就是他准备用来攻坚的,这会儿总算是派上用场了。
对于明军的火炮,骑兵真的没什么办法,就算是穿上盔甲,骑兵也是挡不住炮弹的,骑兵,就不可能举着足以防御炮弹的巨盾发动冲锋,而步卒就不一样了,只要顶着塔盾,缓缓前进,明军的炮弹也拿他们没办法。
塔盾,指的是超一人高的巨盾,这种巨盾,一般是木制的,而且厚度惊人,不管是巨弩还是强弓,基本都射不穿,明军的炮弹,也就拳头大小,肯定是砸不开塔盾防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