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给公主封了个吉祥物一样的虚衔,叫“福娃”,位比公子,是过去给代郡百姓祈福的,让那边的百姓早点吃上饭,来年风调雨顺巴拉巴拉。
众臣听完嘴角抽了抽,福娃?亏陛下想得出来。
倒也震惊了大片人,没想到陛下这么丧心病狂,小公主才三四岁就敢让她跟着大公子出远门,还不是去玩的。
圣旨还继续念着,说小公主的九个小伴读也跟着去了,一一念到了名儿,给他们也封了封号,叫九大护卫。
九个家长:“……???”
太能玩了陛下!
谁的护卫?福娃的护卫吗???
秦皇也是破罐子破摔,所谓天高皇帝远,人都出了咸阳城,扶苏还没有把人送回来的意思,哪怕他出道圣旨叫人把崽子送回来,这事也不大妥当。
但凡出了圣旨,这咸阳城上下文武百官便知道他的公主是偷溜出去的,哪怕年幼也怕大臣们对崽子印象不好,即使他是皇帝,他尊贵无双无需在意大臣们的看法,但崽子是他的公主,他是她的父亲,总忍不住多为她考虑几分。
再一个,若是他真的将人强行召回来,只怕还会惹得崽子不高兴,岂不是如了扶苏这个一直暗戳戳想跟他抢崽子的奸诈之徒的意?
一边是愿意替她做掩护的哥哥,一边是破坏她计划的父皇,谁会更得崽子喜欢?
说来说去还是扶苏这个碎儿子惹人讨厌!
嬴政干脆下了圣旨顺水推舟也让小崽子出行有个名正言顺的说法,别管他给的头衔有多荒唐,是皇帝下的旨那就是真理,谁敢反驳?
更何况……嬴政可不是像小崽子一样只有三岁,年幼天真,一派赤子之心干了好事也不懂得张扬。
他的崽子做了什么好事给了多少银子,他就得明明白白跟外界说了,谁说皇家公主就得无私付出?在老父亲眼里可没有这样的。
他甚至在想,都夏天了关外那些匈奴也该出来放羊了,要不要杀过去弄点东西找补下崽子? 这一天下完朝, 众臣心里都是恍惚的, 踩着轻飘飘的步子出了宫回到府上,家里夫人问说怎么了?
老爷们都是一脸便秘色, 说没事。
这事该从何说起?他们都还没缓过神来呢。
张夫人见自家夫君似哭非哭似笑非笑的表情怪异极了,没忍住在他眼前晃了晃手, 见人还是没反应, 不由得出声问道:“老爷, 咱家儿子呢,还没从宫里回来?”
昨天进了宫没能把儿子找出来就被陛下赶出宫,怕儿子离家出走这一事实会吓坏夫人, 张达就对自家夫人撒了谎,说小宝儿跟公主他们在宫里玩捉迷藏一时忘了时间才没去学堂上课, 说人找着了,当晚就睡在宫里了。
儿子虽然从前没在宫里留过宿, 但都是几岁大的孩子贪玩留在宫里睡一晚并不妨事, 再说公主也小, 必是舍不得几个小玩伴, 张夫人也没觉得奇怪。
但现在已经第二天了。
说谎是没法再说的, 陛下已经下了圣旨,虽说那道圣旨不伦不类令人哭笑不得, 但好歹也是圣旨, 权威性还是大大的。
圣旨都明确说明了几个孩子的去向,这是瞒不住的。
他缓了缓神,“夫人,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咱家小宝儿当官去了。”
张夫人:“???”
他见夫人一脸茫然,那股子担忧的负面情绪不知怎么的就没了,只剩下满心的自豪骄傲,昂着头背着手说:“是这么回事儿,这事得从咱家小宝儿在我这个爹的英明决定下进宫当了小公主伴读说起……”
张夫人忍无可忍:“说重点!”
“咳,所以在老爷我的教导下,咱家小宝儿牢牢抱住了小公主这条大腿儿,于是乎,小公主随长公子扶苏去代郡时,也不忘带上咱家儿子,陛下还给咱家儿子封了官职呢。”
张夫人:“……”
她还是满头雾水,几个三四岁大的奶娃娃封官?怕不是她还没睡醒呢。
虽然没听太明白,但张夫人也提取到了重点,“儿子去代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