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察觉那道视线移开了,才抹了把汗,继续说。
“你们是不知道,那城中央老百姓们自发给雕了个小公主的雕塑放那儿,接受世人敬仰,那雕像老好看了,身后还有条龙盘旋着,你们别看是民间雕的,那手艺不比咱们皇城差,那精致得堪称鬼斧神工巧夺天工啊,诸位大人,有机会你们也去开开眼界。”
蒙毅在代郡的时候不怎么受待见,反正是比不上公主的,那会儿他怀疑人生不敢相信,回了咸阳城却炫耀了起来,接受得比谁都快。
跟主人公是他似的,骄傲得尾巴都快摇起来了,嘚吧嘚吧的,说了好长一段话,大臣们好几次想打断他,叫他可别说了,可惜陛下不开口,他们也不敢说。
这厮最后摸摸下巴说:“谁让小公主是我蒙毅的弟子呢,都是一家人,相像在所难免。”
朝臣们:“……”这个蒙毅吹牛吹得不要脸,也不要命了。
蒙毅吹过瘾了,就老老实实躲到队伍里,把陛下的死亡凝视屏蔽掉,心里美滋滋的。
小龙崽昏昏欲睡,这说的什么呀,她怎么听不懂。
秦皇瞪了他一眼,总结道:“这次代郡旱灾一事,危机而严重,设想下,往日这样的重大旱灾损失不知几何,而今次几乎没有损失,因为及时地解决,避免了人口伤亡,再说代郡本就因为强匪一事误了耕种,地里没东西,自然也没损失,这一次有惊无险最大的功臣是朝朝。”
“诸位大人觉得朕应该给什么样的奖励最合适?”
文武百官低下头,都没说话,心里腹诽道:“您这个宠女狂魔,想给自己的女儿什么奖励还用问我们?陛下可真是太虚伪了!”
跟着太监念了一份圣旨,上面都是此行去了代郡的人论功行赏来的,连那几个小伴读都有了赏赐,夸了他们勇敢机智,虽年幼却有大勇,没辜负皇帝的期望如何如何,然后一人赏了些金银珠宝笔墨纸砚什么的,这些加起来的价值,倒是把之前捐出去的银子给赚回来了还有多。
连公子扶苏等人都有了赏赐,就是没说最大的功臣公主如何。
最后,秦皇道:“求雨一事是大造化大功德,也是朝朝与代郡有缘,朕决意将代郡赐给朝朝,作为朝朝的封地之一,将来长大了就归属到她名下去。”
文武百官一阵哗然,竟然是直接赐了封地?
公主才多大啊,三岁就给封地,那及笄了是不是该上天了啊? 大多数朝臣们听了下意识就想劝阻, 没有这先例啊, 再受宠的公主都没这样,连扶苏公子都还没有封地, 当然公子以后极大可能继承皇位,要不要封地无所谓, 但是比起宫里其他公子, 小公主俨然走在了前头。
李斯要想得更明白些, 现在在代郡小公主的声望俨然比陛下还要高,将这里赐给公主做封地,那些百姓以后就是公主的百姓了, 这样只会众望所归,百姓的凝聚力会更加强大。
这几乎代表着这个地方以后发生叛乱事件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因为他们信仰小公主,将公主当成自己的恩人, 又怎么会造自己恩人的反?
哪怕以后那地方发生不好的事情, 他们也能第一时间平息下来, 因为他们信任小公主, 这种信任几乎是无条件的信仰。
李斯叹息了声, 这小公主果真是有大造化啊,李要跟在她身边不亏。
扶苏跪了下来, 仪态端雅:“父皇英明, 儿臣附议。”
跟着李斯跪了下来:“陛下英明。”
然后是李斯一脉的朝臣,接着是几个伴读的爹也跪了下来,而后朝臣陆陆续续跪了大半儿, 最后剩下一些顽固保守党的,你看看我我看看陛下,最后脸一崩,一脸便秘色,还是跪了下来,“陛下英明……”
如此,这件事便成了定局,再无人反对。
能怎么反对?此时大势已成,几乎板上钉钉的了,再反对徒惹陛下公子等人厌烦罢了。
其实大臣们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单论功劳来说,救一大郡上百万百姓性命,赐封地并不为过,何况对方是一公主,公主得封地并不稀罕,他们只是太过震惊才堪堪三岁,陛下就赐了封地,此举前无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