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便是高举轻放的意思,但也算认可张如九在七娘子身边的位置,往深讲张如九是入了殿下的眼,成为殿下保护七娘子的一枚棋子。他必须要把所有事情都提早替七娘子解决,这个位置虽然责任大可诱惑也大。
欧阳泛流轻舒一口气,点头称是。
太原素有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美称,汇聚各地风土人情,是北方中枢汇聚之地。大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若是平日里这般热闹的景象,苏锦瑟早就趴出去张望了,可现在坐在车内严肃地盘腿坐着。
她摸着自己的嘴唇,嘴唇热热的,胀胀的,也不知道肿了没有,她翻了下马车却没发现镜子,只好讪讪地住了手。
调戏人不成反被调戏,这也太冤枉了。她捏着手指,瘪着嘴想着。
殿下原来真不是正人君子。
她气呼呼地喝了一口茶,可嘴角还是不由露出笑来。
车窗被敲响。
“新的话本和如杏坊的糕点要吗?”是盛宣知的声音。
苏锦瑟眼睛一亮,立马探出脑袋:“要要,我想要有插话的话本子,糕点我每样都要一份。”
她眨眨眼,眉梢眼尾俱是笑意。
“那便把所有带插画的本子都买回来。”盛宣知极为纵容地说着。
“那倒不必。”苏锦瑟摇了摇头。
“无事,这几日你就留在院中练练字看看书,谁叫都不要出门,剩下的事张如九会替你做的。”
苏锦瑟乖巧地点点头,也不问为什么。
盛宣知摸了摸她的脑袋:“都是小事,怕别人惹你不高兴而已。”
“才不会,我可凶了。”苏锦瑟皱皱鼻子,极为认真地说着。
“嗯,是挺凶的。”他摸了摸嘴巴,眯着眼,促狭的说着。
苏锦瑟猛地脸色涨红,活像窗帘烫手一样甩开,自己躲回马车内。
太子亲自给人送到门口,看门的人虽然都换了一波,可机灵极了,见是七娘子的马车,也不墨迹,二话不说立马开了大门。
盛宣知没有亲自送人回校园,目送苏锦瑟的马车消失在自己眼前,最后在看门人战战兢兢的视线中离开。
“殿下,汴京又来信了。”刚到官驿,欧阳泛流匆匆而来附在殿下耳边说话。
“和她有关?”盛宣知皱眉,立马反应过来。毕竟一天前汴京的信刚到,不会这么快又来第二封。
“正是。”欧阳泛流眉眼低压,露出一丝戾气,“刑部尚书上了弹劾折子。”
刑部尚书姜如平正是苏家二娘子嫁入汴京的夫君。
弹劾苏家七娘子性格叛逆,不敬长辈,纵容仆从,骄奢淫逸,无能无得,不能担任太子妃之位。
作者有话要说: 新年快乐!
留言发红包!!!祝新的一年大家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美美满满。 庆延帝今日依旧没有上朝, 但是却破天荒的请了范参知和荣国公来御书房议事。
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坐在下首,沉默地喝着茶,殿内寂静无声,精神萎靡, 面容浮肿的官家一双眼眯着, 看上去昏昏沉沉的, 比范知春的年纪还要大的样子。
一炷香的时间,满桌子的奏折依旧一本都没变少, 官家捧着手中的折子已经看了整整一炷香的时间了。
这些奏折都是枢密院和参知政事共同讨论后附上黄条子意见给官家做最后审阅的,虽然官家不一定会看, 但该上报的奏章, 枢密院和参知政事还是会呈到官家案桌前。
“姜如平一手楷体倒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庆延帝见两只老狐狸皆是极能沉住气, 茶水都续了三杯还是一声不吭, 好似来蹭暖气的。
姜如平是荣长玄主持那届科考的探花, 做人极为圆滑, 会打交代,也算他小半个门生,所以他闻言放下茶杯, 恭敬说道:“姜侍郎当年还是因为字体优美被管家钦点为探花的。”
“哦,是吗。”庆延帝漠不关心的说着,他做事全凭喜好, 记不住也属正常,不过起这个话头不过是为了引出下面的话。